返回 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择手段(两更九千)  盛唐血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择手段(两更九千) (第2/3页)

    陈应淡淡的笑道:“这次关中粮食危机,其实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大唐的社稷安危,绝对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河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就可以解释得清楚的。”

    王珪急道:“陈大将军,何不从河东、巴蜀调粮食入京?”

    “巴蜀有粮,河东有粮、包括洛阳都有粮食,但是这些粮食对于关中来说,只是远水,哪解得了近渴?”陈应郑重的说道:“这可不是运些许货物,而是运二三百万人的口粮!粮食巴蜀运到长安,最快也是需要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路上消耗的粮食,需得准备多三四倍的物资,我们如今国库是空得可以饿死耗子,哪里能够经得起中途的浪费?且从这里运过去,成本也差不多要翻倍,如果我们按成本入市,照样解决不了关中的粮价问题,对外我们撑着一个虚壳装得很强盛,但关上门咱们自己说实话,其实内部问题多如牛毛,粮价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有那么容易解决,我何必在这里犯愁!”

    他这么长篇大论一番话说下来,却将众臣都给镇住了,不服气陈应打仗的人很多,可是要说满朝诸公,敢不服气陈应协助处理政务,打理经济民生,一个则没有。

    李建成看着天色将晚,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就摆摆手道:“退朝!”

    陈应赶紧退下。

    然而,李建成却道:“陈卿、魏卿留下!”

    李建成知道陈应并不容易,而且人多口杂,这些粮商背后都站着一个或数个世族门阀,正所谓君不密则失其臣,臣不密则失其身。

    当众臣散去,房玄龄却留了下来。

    房玄龄非常好奇,陈应是如何破解这个棘手的问题。

    李建成与陈应、魏征房玄龄移驾御书房,宫娥和宦官送上茶水与糕点,李建成指着糕点点道:“诸位也饿了,先垫垫!”

    说到这里,李建成的声音柔和了不少,望着陈应,用一种商量的语气道:“粮食危机自然是艰难的,不过,以陈卿的聪明才智,想必是会有办法的吧?”

    陈应听着李建成以这种语气说话,这时便没办法也得想办法了,叹道:“做饭炒菜,总得先有米,我们现在不是菜式上出了问题,而是没米下锅。当前的难处,就在必须先找到钱粮。手里有了钱粮,事情才好办。”

    李建成望着陈应道:“大唐通利钱庄,能不能借一点?”

    “一点半点,倒也不难。”陈应苦笑道:“可是一些半点也解决不了问题啊!”

    李建成低着头,沉吟道:“陈卿说的对,这事果然是难。不过难归难,大家群策群力,总得相处办法来才是。那么多难关,咱们一起都闯过来了,难道在得胜之后反而卡在了这里不成?”

    陈应点点头道:“陛下英明,其实要破解关中粮食危机,其实真不算难!将关中十二卫大军移防,只是其中一策,可以缓解百万石粮食缺口。其次,就是组织无产百姓迁徙,臣在西域出镇大都护的时候,西域之地开垦粮田超过一千五百万亩,若是可以迁徙出五十万户,至少可以解决二百万石粮食缺口!”

    魏征摇摇头道:“可是关中乃朝廷之本,若关中弱,岂不会是天下动荡?”

    陈应突然望着李建成道:“陛下,现在没有外人,臣想问一句,您恨不恨这些粮商?”

    “岂会不恨!”听到这话,李建成毫不犹豫的道:“朕想抽他们的筋,扒他们的皮,喝他们的血!”

    陈应笑道:“陛下,想不想让他们血本无归?”

    李建成道:“怎么会不想?”

    陈应望着魏征道:“斗米五十钱的价格发粮,粮商是不是有多少吃多少?”

    魏征点点头道:“这些粮商财大气粗,他们雇佣流民、破落户以及家中荫户、仆役以及隐户,出面购买官仓发放的平价粮,官仓每放出去一万石米粮,十之七八会被这些粮商吃进去,仅一二成可以发到百姓手中!”

    听到这里,陈应一脸狞笑道:“官仓里还有多少石粮食?”

    魏征伸出两只手。

    陈应问道:“一百万石!”

    魏征摇摇头道:“只有五十五万石了!”

    五十五万石粮食虽然听上去不少,可是以每人三升粮食计划,长安城百万百姓仅仅勉强可以消耗不到二十天,如果供应减半,勉强可以消耗四十天。对于一国之都而言,这个粮食储备,已经非常危险了。

    “既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