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  盛唐血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 (第2/3页)

口冷气,最后李渊的嘴都抽歪了。

    他想过西域是肥美的牧场,然而却不敢想象,陈应居然在西域,仅仅粮食和果蔬这两项,就超出了关中产出总额。

    古代的农民是很辛苦的,往往要连续三年丰收他们才能攒下一年的余粮,一旦碰到水灾旱灾蝗灾冰雹,粮食大量减产,就要发生饥荒了。然而,西域才有多少人?恐怕连奴隶都算上,也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出头,勉强超过关中的三分之一。

    现在听说遥远的西域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粮食,他能不高兴么?只不过在高兴之余,又产生了隐忧。这么多粮食,陈应万一自立为王怎么办?

    鱼彦章也被这一串串夸张的数字所激动,不知不觉中声音提高了不少:“今年西域应缴纳粮税多达三十万石,税款十一万五千贯……”

    李渊捂着胸口,他感觉心脏有些受不了了。

    实在太吓人了!

    然而,这个惊吓还没有结束。鱼彦章接着念道:“花儿沟第三座五十万斤的高炉于武德六年二月投产,此时西域每个月可生产钢铁三千万斤……”

    听到这里,李渊简直如同五雷轰顶。

    他接收了陈应在清林里的钢铁作坊,拥有了一年生产一千六百万斤钢铁的能力,加上灵州一千万斤,还有武器监、将作坊的钢铁生产能力,大唐如今每年可以生产三千万斤钢铁,然而就这三千万斤钢铁,用不了十年,大唐全天下的百姓就可以与木质农具说再见了。

    一个月三千万斤钢铁的产量对于老百姓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对李渊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有钢铁就可以打造兵刃和甲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三千万斤一个月,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用钢铁也可以把人堆死,谁争得过这个庞然大物啊!?就算李唐关中、河东、河北、巴蜀、江淮全部联合起来,也只有被吊打的份啊!

    李渊急忙抢过这个密报,将密报拿到眼前观看。报表上的数据很好看,通过那一串串的数字,李渊很容易得知。

    西域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已经修了不少于四千里的柏油马路,将西州道十九个州连接了起来,这个柏油马路网络,将以高昌城为中心,通向西州道的各个州。如今,乘坐着四轮马车,行走在这个柏油马路上,乘上马车,他们可以在五天之内到达西州道的任何一个州。比起以前来快捷了好几倍。

    木兰城那边的骨粉工厂已经投产,每个月产骨粉十万石,足够供应西州道十五个县的农作物种植。

    另外,安西军建立了安西军折冲府的养殖基地,每一个折冲府如今拥有牛马过万,羊只数以万计,如此庞大规模的畜牧业,不仅可以给安西军骡马行军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极大的改善了安西将军的体质。

    如今的安西军将士是三个月不知肉味,现在虽然说肉食无法敞开量供应,但是每一个士兵,每天可以获得不低于四两肉的供应。关键是安西军禽畜养殖场提供的各种粪肥,足以满足西域各地的肥料需要,换句话说,老百姓再也用不着为没有肥料发愁了。

    最让李渊目瞪口呆的是陈应,居然把宝贵的钢铁用来修驰道,这个驰道可是耗钢铁大户,平均每公里的驰道就要用掉二十四万斤,当然这只是平地上的消耗量。可是西域并不是一片坦途,这里有着数不清的高山和峡谷,不仅需要开凿隧道,还需要修筑桥梁,这些桥梁同样是吞钢铁巨兽,特别是胡杨河河畔,那座横跨五百步的大桥,居然用掉了一千两百万斤钢铁。

    此时的李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一个月产三千万斤的钢铁固然让李渊忌惮,然而陈应把宝贵的钢铁用来改善农具、修桥铺路,这让李渊有一种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感觉。

    李渊并不知道,陈应就是要向天下彰显着西域的宝贵之处。华夏民族对于可以种粮食或拥有着宝贵资源的领地,有着近乎执念的执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