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九八章冤大头不宰天理难容  盛唐血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九八章冤大头不宰天理难容 (第2/3页)

族。

    郑简咬牙切齿的道:“窦建德这个贼酋!”

    在隋末唐初天下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窦建德其实是一个异类,他出身贫寒,顶多算是庶族小地主阶级。骨头子有着一股子农民式的狡猾,他占据河北,可是河北世族门阀却与李渊眉来眼去,偏偏不接受他的善意,念着是同属河北人,窦建德也不好意思向他们下狠手,只要不添乱,大家就相安无事。

    来到荥阳之后,发生一件事,却把窦建德恶心到了。王小胡麾下一员偏将,在进出荥阳城的时候,策马飞奔,撞向一名躲避不及的老农,窦建德为了邀买人心,不仅当众处置这员偏将,抽了足足二十鞭子,打得这名偏将血肉模糊。一时间,窦建德在荥阳的名声,迅速传扬开来。

    后来,因跑马岭之战,夏军出现数百重伤员,移动不便,就近安置在汜水镇上的一处郑氏田庄里,也许就先入为主,荥阳郑氏错误的认为窦建德软弱可欺,断然拒绝了窦建德的请求,郑氏别院的管事,估计脑袋也被驴踢了,居然大言不惭的告诉夏军士兵:“郑氏有钱,没有一文是多的,郑氏有粮,没有一粒是可以给夏军士兵食用的!”

    那个态度摆明了就是不给窦建德面子,当然窦建德也是一个老好人,耐着性子去求见郑氏家主,可是郑氏家主连大门都没有让窦建德进,这一下窦建德非常没有面子。王小胡一看窦建德吃了闭门羹,勃然大怒。

    就在带着一群士兵闯进城外的郑氏别院,将郑氏别院抢得一干二净,其实有了黎阳仓城的粮食,窦建德的粮食足够士兵吃食二百天,根本不用缺粮。或许是为了出一口气,窦建德就默许了王小胡所为。

    有道上上有所好,下必从之。

    王小胡抢了郑氏的一个别院,下面的各个将领除了与陈应在跑马岭对峙的曹湛部之外,其他全部加入了哄抢的行列。

    郑氏当然有私兵,而且人数不少,如果全部加在一起,足足有两万余人马,而且装备精良。他们却被分散在各地田庄,在城内只有几百人,奈何不了郑军。有的田庄管事下令抵抗,只要见了血的夏军将士,马上就像受伤的野兽,狂性大发。

    一时间,郑氏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郑氏才想起给窦建德论理,只是窦建德答应的虽然好,却没有了下文。

    郑氏自然不甘心束手待毙,不过郑氏一族之力显然不是窦建德的对手,郑氏的信使如今已经四起,去联合各大门阀,要知道七宗五望相互联姻,向来都是同进共退,他们五姓七家,基本上可以代表天下大部分世族。

    陈应原本还非常疑惑不解,窦建德为什么会败在李世民手中。《唐书》上虽然记载:“五月,李世民认为时机成熟,终于出兵与窦会战。双方于上午到达战场,夏军漫山遍野而来,李世民则坚守不动,相持到中午,夏军已又渴又饿又累,李世民趁机猛攻,并亲自冲锋陷阵。当时窦建德正召集群臣集会,李世民精兵直冲窦建德大营,窦手下众文官立刻狼奔豕突,大营中一片混乱,窦军的指挥系统陷于瘫痪。夏军将士虽然奋战,无奈指挥部被摧毁,最后终于不支溃败,仅被俘虏的就多达五万。”

    历史上李世民的玄甲骑兵只有三千余人,在这个时空因为陈应的影响,李世民的玄甲骑兵扩充了将近一倍,多达五千余人,然而此时玄甲骑兵却在龙门关一战尽没。别说玄甲骑兵已经全军覆没,就算没有覆没,李世民也断然不可能一战而灭窦建德全军。玄甲骑兵虽然精锐,如果摆开阵势对攻,陈应率领钩镰枪骑兵可以将玄甲骑兵一战而灭。当然要付出非常惨得的代价。

    窦建德的十数万大军,玄甲骑兵根本不可能一战而灭。就算是陈应率领钩镰枪骑兵,也做不到。要知道窦建德麾下大都是步兵,钩镰枪骑兵冲击步兵其实比冲击骑兵阵更加危险,一旦步兵混乱,就算纵马踩踏,冲不过数里,战马的冲击力就是缓缓消失,就像朱粲在北邙之战中的那样,陷入泥泞之地,进退不得。

    要让陈应率领五千钩镰枪骑兵胜窦建德一场两场容易,可以全歼却根本做不到。可是历史却清楚的记载了,李世民以两千六百余骑,一战尽灭窦建德麾下十数万步骑,仅俘虏就抓了五万多人。

    现在陈应已经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窦建德得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