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章一招鲜吃遍天  盛唐血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十七章一招鲜吃遍天 (第2/3页)

子成色要好,更加明亮,而且质感非常好。

    经过反复试验,其中还废掉了差不多五百两金子,马周终于掌握掌握了最佳比例配方,用一百两金子,掺入二十一两三钱黄铜,这样铸造出来的金锭成分最好。在将一万三千两银子全部铸造完成后,马周就琢磨着如何提高银子的成分,通过试验,最终也得出了银子加入一成七的锡,成分最佳。

    这样以来,钱庄并未正式营业,马周将二十万两银子通过加锡的方式,混合得到了三万余两银子,和将两千七百两金子。这仅仅是不到一个月时间获得的利润,差不多相当于接近六万贯。

    陈应看着马周有些沮丧的脸,顿时噗嗤一笑:“怎么,灰心了?”

    马周想的比较远,既然陈应可以一眼看出问题的所在,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其他人也能看得出来?

    事实上,马周的担心是多余的。

    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发明之前的将近两百年,墨家写出的《墨经》准之中也有关于浮力原理的阐述,只不过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墨家渐渐没了,这一重要理论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只留下了只言片语。

    “荆之大,其沉浅,说在具。”

    “沉,荆之贝也,则沉浅,非荆浅也,若易五之一。”

    事实上这是中国关于密度最早的记载,“荆”通应作刑,与形通,意思是形体、物体,“说在具”中的具,应通俱,意思是“相同”。这句话的意思是,物体很大,沉在水中的很浅,道理在于物体的重量与他承受的浮力相同,平衡了。

    第二段话的意思是,把物体放入水中,物体在水中,在水中平衡了,即使他沉下去的很浅,并不他本身浅。”

    只是非常可惜,中国古人人并没有这一领域研究得更远,《黑经》的失传,才是最大的悲哀之。

    陈应拍拍马周的肩膀道:“你不用灰心,这件事做得不错。”

    “别人不会发现我在金子里掺铜吗?”马周现在非常担心,一旦这金子里掺铜的事情被人发现,这不仅仅是对钱庄造成致命打击,关键是这些金银,价值相当于将近四十万贯,别说是马周,就算是陈应也赔不起。

    陈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