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火车带来的灵感  盛唐血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二章火车带来的灵感 (第2/3页)

百斤……

    不是这些民夫工匠不尽力,而是工程量实在是太多,超出了他们的极限。一百辆鹿车不停的运输,在六个时辰里跑出了一百多个来回(此时挖土到卸土的地方极近),按照每车三百斤计算,一天仅仅可以运输三百万斤泥土。泥土的密度是一点二,三百多万斤听上去不少,事实上也就一千多个立方。也就是说,仅仅只是沟渠向前掘进十二米的出土量。

    发现这个问题,陈应当既找来葛通,直言不讳的告诉葛通:“这些民夫进度太慢,按照目前的速度,恐怕十年也不能把这条沟渠挖好。现在制约挖渠速度的就是运输泥土的速度,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葛通反而被陈应问住了,他挠挠头,不解的道:“不都是这样拉土吗?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陈应心中暗暗唏嘘不已,真是怀念后世,重型载重汽车一车可以拉三五十立方,像如此近的距离,每天十辆自卸式汽车,轻轻松松完成数万立的运输工作。陆路运输最牛的还是火车,以运输煤炭的标准车厢计算,每节车厢装载四十吨,一列敞篷火车可以拉四十列,就是一万六千吨。

    “火车”。陈应脑袋中灵光顿时一闪,虽然在这个时代,要造出蒸汽火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陈应却想到早在先秦时代的驰道。秦朝时期建造的驰道,秦朝灭楚的时候,动用了六十万大军,加上随军民夫,每天消耗的物资,将是一个海量的数字,以那个时侯的运输能力,几乎无法这样的工作任务。

    为此,秦朝开始修建驰道,秦朝的驰道与后世的铁轨,原理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秦朝时驰道上的轨道也是用木材建造的,枕木之间的距离竟然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

    陈应混乱的脑袋也渐渐清晰起来。直接利用沟渠的河堤,沿河堤修建南北各一复式驰道,挖渠道的时候,可以用来运输挖出来的泥土,等沟渠完成之后,可以与大唐的官道联在一起,形成公路运输网络。

    想到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