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鸡汤,来自李二的垂询!(祝端午节快乐!)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鸡汤,来自李二的垂询!(祝端午节快乐!) (第3/3页)

怎么过问钱庄事务的。

    “呵呵!你就别来恭维父皇了,这样的话朕已经听厌了!”

    李二摆了摆手,笑呵呵地说了一句,然后又问道:

    “恪儿,如今百姓们蜂拥至炎黄钱庄、想要存钱生利息,那炎黄钱庄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多的钱?到时候能不能付清承诺给百姓们的利息?本来免费为百姓们兑换唐元,已经是钱庄为了惠民而退出的让利举措,如今钱庄不仅不收为百姓们保管钱的费用,还要给百姓们利息,长此以往,炎黄钱庄岂不是会入不敷出?”

    李恪沉吟片刻,开口道:“父皇,炎黄钱庄绝对不会亏本!我们给百姓们的存款年利率为175,而将钱借贷给民间商人的年利率为8,从百姓那儿收来一百贯钱,若是能将之全部借给商人,那炎黄钱庄凭借这一百贯,一年就能挣来625贯!

    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这一百贯钱本来也不是我们的,而是前来存钱的百姓们的,也就是说我们钱庄根本没有用本钱,一年就能凭借的百姓们存的一百贯钱挣取625贯,这完全就是无本买卖,而且利润一点也不低!这样稳赚不赔的买卖上哪去找?我们的钱庄怎么可能亏本?”

    现代银行的营业收入有很多种,包括存贷款息差、手续费、代销费、投资性收入等,但最主要还是要靠存贷款息差,这是银行的立行之本。同理,如今的炎黄钱庄,其盈利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

    李二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他又问道:“你方才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若是前来存钱的百姓太多,而来炎黄钱庄借钱的商人不足以支撑这么庞大的存钱数额,就比如说百姓们存了100贯,而钱庄只借贷出去了一贯钱,这么算起来炎黄钱庄岂不是还会亏本?”

    能说出这番话,证明李二在之前做的功课很足,要不然他也不会问出这么尖锐的问题。

    李恪这时忍不住笑道:“这个父皇就更加不必担心了!兑钱免佣、存钱生息的这项政策,之所以首先要在蓝田县试点运行,主要就是因为蓝田县的商人十分活跃,各种大大小小的店铺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蓝田县的市坊之中,周边县城的商客更是往来如织,在这种情况下,蓝田县的商人们对于金钱的需求,自然要比别处的商人要高很多!

    每逢月末,蓝田县的炎黄钱庄便会出现钱荒问题,如今得到了百姓们积极的存款,钱庄以后估计再也不会出现钱荒,这对于钱庄的扩大经营非常有好处。在此之前,儿臣与钱庄的幕僚团仔细核算,过按照钱庄当前的业务量现状吸收的存款只要在五十万贯以下,便绝计不会亏钱、甚至还会大赚!”

    “哦?恪儿你这么有自信?”

    李二忍不住笑问道。

    李恪答道:“那是当然,父皇别忘了,咱们钱庄的贷款利率虽然高于存款利率,但相比于民间的其他大户借贷放利钱,咱们钱庄向商人们借贷时所征收的利息实在是低得不能再低了。仅凭这一点,只要商人们缺钱就肯定会来我们炎黄钱庄借钱。因此倒不必担心会不会亏损的问题了!”

    “唔,蓝田县炎黄钱庄的贷款年利率只有8,相比于民间借贷,这利息倒的确是低的紧!”

    对于民间之事,李二还算是有些了解的,闻言点头道。

    这个8的贷款年利率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有些恐怖,但对于古代人来说,这利率简直是太便宜了!这个时代,月利率在10都能称之为“业界良心”了,月利率10,年利率就直接上百了,有点太贵了!

    尤其是隋唐时期,朝廷设置了一种叫“公廨本钱”的专款用于官方发放贷款,其职能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银行。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借出五万本钱,每月收取利息四千文,年息约达100。

    所以,炎黄钱庄这个借贷利率,对于那些商人们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甘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