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8章 泪如雨下  抗战之还我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568章 泪如雨下 (第2/3页)

接可以当江南大地上的肥料了。

    从独立团的“装甲洪流”开始前进到日军阵地最前沿有五公里的距离,就是这五公里的行军时间,独立团和警卫团四个炮兵连几乎打空了火箭弹存量的百分之七十。日军所有被标注了坐标的阵地上都至少被轮过了三轮炮击以上。

    所有阵地都在燃烧,亮的如同白昼,日军土黄色的身影清晰可辨,随着最前方的汽车上打出停止炮击,全军突击冲锋的信号弹后,坦克和汽车轰鸣着向前,冲破日军布设的铁丝网。车斗里的士兵们疯狂的朝战壕里开枪,击杀一切视野中可以看得见的日军,然后,丝毫没有停留,继续向前。

    如果第三帝国发明闪电战的那位将军来这里,会惊奇的发现,这就是他的战术理论的翻版:以装甲集群作为火力,机动与防护三位一体的突击手段,集中于敌防线的某一点进行突破,成功后即向敌纵深迅猛发展,致敌无法重整集结,以再次构筑防线。

    刘浪正是用独立团和第23集团军警卫团为整支大军的箭头,疯狂沿着日军阵地的东西方向向前突进,他们不需要去占领阵地,只需要将阵地撕开一个大口子,后续的两个步兵师随后跟进,不断根据日军兵力丢下整营整团对日军残余兵力进行分割包围,从而使之形成不了大规模兵力集结,更形成不了正面防御。

    事实上,从战斗一开始,第六师团就处于群龙无首状态,他们的最高指挥官竟然在战斗还没开始之前就被埋伏在黑暗中的中国冷枪手一枪毙杀。足足五分钟,当各部开始被中国人炮兵炮击的时候,第六师团部都没有做出有效反应,直到坂井德太郎少将接管第六师团最高指挥权才得到有效改善,但那时候已经于事无补了,中国人的炮弹像是长了眼睛一般飞到各阵地头顶上,近乎以犁地的方式对藏身于战壕里的士兵肆虐。

    各部打向师团部的电话都是一个内容,死伤惨重。出身于陆军大学的坂井德太郎少将临阵经验的匮乏再度成为第六师团彻底溃败的主因。如果,在收到前线中国人已经开始大举进攻,炮击停止的消息后,他能迅速命令各部向他位于松江西城区的旅团部靠拢,聚集足够兵力依托野战战壕和松江西城外没有炸毁完的民居进行防御作战的话,恐怕独立团会遭遇前两天日军的困局,被迫放弃以装甲突进的战术和日军进行艰苦的巷战。

    先不论死伤会有多惨重,至少,第六师团可以坚持到第十军主力回返是一定的。这是各国军史学家们在未来探讨这一战时所公认的第六师团最后生路。

    可惜,他们不是坂井德太郎,他们也不在战场上,根本无从得知刘浪会借用第三帝国在未来刺痛整个欧洲的作战方式对第六师团的防线进行势若破竹的突进战术。

    就像坂井德太郎的儿孙们所说的那样:事后诸葛亮,谁都会。

    至于说那位“短腿谷”,一个开战之前就耻辱的被对手用“斩首”行动干掉的陆军中将,注定是要被放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甚至比在长城之战中身死的西义一,晋东之战中尸体被摆上报纸头条的川岸文三郎还要耻辱,那两位,好歹还蹦跶了几下和“野兽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