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16章 没有火器也要守  三国之无赖兵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16章 没有火器也要守 (第2/3页)

冲锋陷阵,智将决胜千里,直到此时曹恒才有深刻的领会。

    将士们连日赶路已经疲惫不堪,将军们的精神状态其实也不是很好。

    与他们并没有谈论到太晚,在问了一些有关行军作战的问题以后,曹恒吩咐将军们各自回去歇着。

    等到将军们离去,他走出了帅帐。

    夜晚的天空特别清亮,天边的月儿只残存着一弯月牙。

    满天的星斗与军营里将士们点燃的篝火相映成辉。

    五万多人的军营,看起来要比当初他在雁门关时间过常备军军营气势雄浑了许多。

    连日赶路,曹恒时刻都在牵挂着雁门关的军民。

    杨阜送到洛阳的战报说的很清楚,石邪弈于领着羯人对雁门关发起过数次攻击。

    有两次羯人甚至差点攻破关口,要不是曹恒早先把常备军调到那里及时作出了应对,很可能关口已经被攻破。

    杨阜屡次挫败羯人的进攻,曹恒却很清楚,他能够坚持的日子并不会很长。

    雁门关的守军毕竟有限。

    往往攻城或者夺取关口,进攻的一方数量只要达到防守一方的五倍,多半都能顺利拿下城池或者关隘。

    他要是不能率领大军及时赶到,雁门关很可能真的会落到羯人的手中。

    可将士们连日赶路已经疲惫不堪,正像姜维说的那样,把将士们耗到完全没了精力和体力,即便带着他们赶到了雁门关,也不过是送去五六万颗人头给羯人斩杀罢了。

    望着夜空中满天的星斗,曹恒深深的吸了口气,而后又缓缓的呼出。

    他已经感觉到,带兵打仗并不是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先前成功镇守雁门关,一是他身为大魏长公子亲自镇守关口,极大的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二则是他当时拥有许多火器,用地雷和火箭给羯人造成了大片的杀伤,才能成功的防守住关隘。

    他离开了雁门关,杨阜负责镇守。

    将士们的士气与他在的时候不可能想差不多。

    再则是这么些日子过去,很可能他留下的火器已经用完,或者是数量已经不足。

    而且羯人有了一次失败的经验,必定会琢磨怎样对付火器。

    杨阜能够守到这个程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正仰脸望着星空,满脑子都在想着雁门关的战事,曹恒听见姜维的声音从一旁传来:“长公子怎么还没睡?’

    扭头看向走过来的姜维,曹恒说道:“我还想问伯约,刚才已经回去,怎么还不歇下?”

    “夜晚扎营,总得四处巡查一下才能放心。”姜维回道:“我刚才四处走了走,看看岗哨部署的可否齐全。要是哪里有了疏漏,还得及时给补上。”

    “这里还是中原,羯人应该不会突破雁门关冲到这边突袭我们。”曹恒微微一笑:“我觉得伯约不必如此警觉。”

    “刚才长公子问起行军打仗要留意的一些事情,我倒是有件事还真的给忘记了。”姜维回道:“无论在什么时候,也无论在什么地方,千万不要疏忽了防务。我们不可能知道敌军会在什么地方突然出现,他们一旦现身,要是我们没有充分的准备,所能做的也只有等死而已。”

    曹恒错愕的看着姜维:“伯约这么说,难道是认为羯人可能突破关口来到这里?”

    “可能不是很大。”姜维微微一笑,对曹恒说道:“我要说的只是不要忽略了可能出现的危险,因为带兵打仗,一个小小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无数将士埋骨沙场再也回不了家乡。”

    看着曹恒,姜维接着说道:“长公子心系关口实在是令人钦佩,可也不要忘记一件事。将士们都是有家有父母的,其中不少人甚至还有儿女。他们追随我们上了战场,他们的家人却在家中等待着将士们获胜回去。我曾见过战死将士的家人,在得到噩耗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反应。说实话,这辈子我都不想再看到那一幕幕场景。”

    曹恒没有吭声,他一直在默默的听着姜维说的这些。

    “为将者,善待将士才能被将士尊崇。”姜维对曹恒说道:“主公从来就是把将士们的性命看的很重。所以将士们才肯用命追随。长公子才带兵不久,急于援救雁门关,而令将士们行军途中疲惫不堪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同样的事情,还希望长公子不要做的太多。长久下去,将士们一旦觉着追随长公子过于疲惫,他们也就不会再与领军主将同心同德。”

    “姜将军说的,我都明白了。”曹恒问道:“我急着赶往雁门关,怎样才能既要将士们不觉得疲惫,又能加快速度赶赴沙场?”

    “催促将士快走也就好了。”姜维微微一笑,对曹恒说道:“天明则行,日落则息。要将士们保持着体力,行军速度当然不会再慢下去。”

    “我明白了。”曹恒点头:“我越是急于让将士们走的快些,越是让他们行军耗费的时辰过多,他们的精神和身体越是觉得疲惫。行军的速度慢了,算起来走的时辰虽然不少,速度却并没有赶上去。”

    “长公子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就好。”姜维躬身一礼,对曹恒说道:“如同长公子一样聪慧,用不多久就能完全掌握带兵之道,也就不用我们在旁边多说什么。”

    “其实我很清楚,父亲为什么要你和陆伯言跟过来。”曹恒对姜维说道:“你俩都是运筹帷幄的智将,论起领兵打仗,我确实是不如你俩。父亲也是要我从你们那里学到更多东西,以后无论我在什么情况下带兵,都可以做到得心应手。”

    姜维没有吭声,他向曹恒躬身一礼。

    曹恒接着说道:“一直以来我都觉着自己很像父亲,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其实我和父亲想差何止一星半点。父亲十四岁领军,他的身边可没有像你们这样的人在一旁提点。要是把我放在当年父亲的立场上,说不定我早就被纷乱的乱世给湮没了。”

    “长公子也不必这么说。”姜维说道:“魏王当年领军作战,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实我听说过当初主公曾有一场小败。”

    姜维说到这里,曹恒诧异的问道:“父亲曾有小败?”

    “不知长公子认为贾文和怎样?”姜维没有回答,而是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曹恒说道:“他是我贾家母亲的生身父亲,我对她也是有些了解。在我以往的印象中,他为人沉稳,很少说话。可每次只要开口,总能把事情剖析到极致。”

    “主公曾经就是在宛城之战中吃过他的亏。”姜维回道:“后来主公战无不胜,应该也是和那一战有着割舍不开的关系。”

    从没听说曹铄曾吃过贾诩的亏,曹恒错愕的看着姜维:“伯约是从哪里听说的这些?”

    “主公的事情早已成了传奇,他成或者他败已经不再重要。”姜维说道:“对于主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他能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从那以后再没犯过同样的错误。不仅没有被贾文和彻底击破,反倒反败为胜,最终破了张秀。”

    “我出生的时候,张秀已经故去多年。”曹恒说道:“其实我还真的很想见识一下那位曾让祖父吃过大亏的人物。”

    “长公子可以和我提起张秀,当着典满将军千万不要再提。”姜维提醒:“典满将军的父亲就是死在那一战,他对张秀的恨意是到如今也没消退半分。”

    “多谢伯约提醒,我记下了。”曹恒点头应了。

    “说起张秀,其实和赵子龙将军倒是有些渊源。”姜维接着说道:“我听说他与赵将军早年都曾拜过童渊为师,张秀的枪法并不比子龙将军逊色多少,所以还得了个‘北地枪王’的称号。”

    从来没听说过这些,曹恒一脸的错愕。

    曾与赵云一同镇守过雁门关,也和他并肩厮杀过。

    曹恒对赵云的武艺是十分认同。

    张秀能与赵云枪法相当,在他的想象中,此人应该也是强到了极致……

    “天色不早,陪着长公子说了这些没要紧的,耽误了长公子歇息。”姜维向曹恒拱了拱手:“我再去巡查一遍军营,长公子早些歇着。”

    他正要告退离去,曹恒又把他给叫住:“伯约,有件事能不但能答应我?”

    “长公子请说。”姜维回道:“只要长公子吩咐,我无不遵从。”

    “以后不是在外人面前,你我可以直呼表字。”曹恒说道:“与你们一同出征,我们本来就是把性命拴在了一起,既然是生死兄弟,也就没有必要再‘长公子长公子’的称呼。”

    “我明白了。”姜维回道:“我先告退,元昶早些歇着。”

    “伯约也是。”曹恒拱手回礼,目送姜维离去。

    *************************************************

    自从姜维提醒以后,曹恒就再也没有连天加夜的赶路。

    每天清晨,他会给将士们下个任务,一天走多少路程,只要走完了路程,到了日落西山就可以就地驻扎。

    倘若走不完规定的路程,则要继续往前不分时辰的把路给赶完。

    为了早些歇着,将士们一路上都在小跑前进。

    从那天开始,每天将士们赶的路,都远远超出曹恒的预期。

    到了日落西山,将士们驻扎下来的时候,总会比预期要走的路程多出至少三五十里。

    这样算起来,原先连天加夜还得好些日子才能走完的路程,至少可以提前五六天赶完。

    随着一个个日出日落,大军总算是进入了雁门关地界。

    曹恒领着大军才到雁门关,他就发现这里的情况不是很对。

    田地里生了不少杂草,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只有一些女人,而男人根本见不到踪影。

    沿途的路上,他发现雁门关一带的男人好像全都突然消失了,居然连一个青壮年男丁也见不到。

    即使是见到一两个男性,不是年纪过于老迈,就是年幼的幼童。

    发觉情况不太对,曹恒向将士们喊道:“将士们,雁门关战事很可能已经进入要紧的阶段,我们得要加快一些,别让羯人从中讨去了好处。”

    将士们听到他的喊声,纷纷发了声喊,跟在他的身后加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