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09章 从雁门关带回的礼物  三国之无赖兵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09章 从雁门关带回的礼物 (第2/3页)

,当然不适合盯着儿媳看的太久,看清容貌也就好了。

    “我来这里只是看看夫人。”曹铄没有再往前走,他对蔡琰说道:“也没其他的事,就不逗留了。夫人多珍重,闲的时候去我府上,和我家几位夫人聊一聊,也能打发日子。”

    “魏王的嘱咐,奴家谨记了。”蔡琰答应了声。

    “我们回去。”曹铄招呼了郭嘉等人一声。

    蔡琰母子又给他送到正门外,目送他们离去。

    离开黄忠家,曹铄领着众人往洛阳皇宫方向走。

    “主公见了黄家小姐,觉着怎样?”郭嘉问了一句。

    曹铄点头:“是我儿媳应该有的模样。”

    “可惜黄将军走的早。”郭嘉说道:“小公子还没有成人,否则学到了他的本事,以后也是主公的助力。”

    “虎父无犬子,等他成人才知道可惜不可惜。”曹铄向郭嘉问道:“黄将军走的时候,已经年过九十,你认为还是走的早?”

    “黄将军年岁虽然大了,和身子骨一向硬朗,还真是没人能想到他走的那么突然。”郭嘉回道:“当初我知道黄将军故去,也是没有反应过来,总觉得不太可能。”

    “奉孝和我当初的想法确实相似。”曹铄轻轻叹了一声:“可人有生老病死,谁又能长存于世?如今我们确实还在这个世上,可谁又知道,将来打哪一天,世上就再也没了我们?”

    郭嘉默然不语。

    经过了这么多年,他也经历了不少生离死别。

    当年与荀攸一同暗中相助曹铄,他见到了曹铄成就大业,可那时候帮了曹铄不少忙的荀攸,却没能见到这一天。

    还有程昱等人,曾经都是站在曹铄这一方,可到了最后,却都没能一同见证他成就大业。

    黄忠至少还看到了曹铄一统天下,只是没能陪着他走到最后。

    “人的一生太短。”曹铄说道:“我们不过只能在这个世上短短几十年。几十年后,江山易主再换新人,我们的梦想和我们曾经的追求,会随着江山主人的转变而成为过往。我们活着的时候能一同争霸江山,能一同走过这些年的风雨,难道奉孝觉着还不够?”

    “主公说的确实没错。”郭嘉点头:“再过数十年,江山应该就在长公子等人的手中。我们这些人也是尘归尘土归土了。”

    曹铄淡然一笑,没有吭声。

    郭嘉说的确实没错,再过数十年,天下就不再是他们这些人的,而是曹恒他们那一代人的。

    ***********************************

    从雁门关来到洛阳给曹铄送信的信使得到指使,一路策马飞驰赶回关口。

    他回到关口的时候,曹恒正打算整备将士出征。

    身披铠甲,曹恒在杨阜的陪同下,正打算去校场看将士们操练。

    洛阳返回的信使到了。

    信使说有威望口谕要转告曹恒,他只能暂缓前往校场,把信使请到面前。

    得到曹铄召他回去的消息,曹恒向信使问道:“父亲有没有说要我回去做什么?”

    “魏王没说,可我却从别人那里听说,好像是为长公子完婚,和封赐长公子官爵。“信使回道。

    “我知道了。”曹恒点了点头,他摆了下手,示意卫士退下。

    卫士离去后,曹恒向杨阜问道:“杨刺史,你觉着我应该不应该回去?”

    “主公召唤,难道长公子可以不回?”杨阜反问了一句。

    “当然不可以。”曹恒摇头一笑:“父亲召我回去,我怎么可能不回?”

    “既然长公子也明白,又何必问了?”杨阜说道:“主公要公子回去,必定是有要紧的事情交代,我觉着公子确实应该回去。或许会对击破羯人有莫大的好处。”

    “我只是觉得,羯人已经退了,没能趁胜追击,确实是太可惜了。”曹恒说道:“或许这次出关,就是与羯人之间的决战。”

    “其实我并不认为公子此时出关最合适。”杨阜回道:“幽州兵马太少,羯人先前虽然折损许多,可他们并没伤及筋骨。长公子只统领幽州一地兵马,没了关口屏障,能否胜过羯人可是难说。”

    “杨刺史不信我?”曹恒看向杨阜。

    杨阜赶紧回道:“并不是我不信长公子,只是目前出征确实多有风险,我也是一时口快,还请长公子莫怪。”

    “我当然明白杨刺史的心意。”曹恒回道:“麻烦刺史把我两位叔父和赵将军请来,我与他们商议一下何时启程。”

    告了个退,杨阜离去,为曹恒请曹彰等人去了。

    片刻过后,曹彰等人来到。

    才见到曹恒,曹彰就问道:“听说兄长要长公子即刻返回洛阳?”

    “先前派往洛阳的信使带回了消息,说是父亲要我回去。”曹恒回道:“请两位叔父和赵将军来,我就是想问一问,什么时候启程合适?”

    “既然是长兄要我们回去,长公子还有什么好迟疑?”曹彰说道:“早些回去复命才是最要紧的。雁门关一战,长公子功劳不小,去了洛阳理应得到封赏。一旦有了封赏,以后调拨大军,也有个明证延顺的理由。”

    “叔父说的是没错。”曹恒回道:“可我总觉得羯人应退了,要是这个时候回去,始终有些于心不甘。”

    “长公子的心思,我们都很清楚。”曹彰说道:“可我却还是觉得,既然兄长让人带来命令,还是必须先去洛阳。至于羯人,他们就在关外,而且也不可能近期有所壮大。先去洛阳把该办的事情都给办了,或许兄长还会给长公子一些兵马,用来讨伐羯人。无论怎么看,对于长公子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

    “四叔和赵将军也这么认为?”曹恒看向曹植和赵云,又问了他们一句。

    “我觉得三兄说的没错。”曹植回道:“返回洛阳,对长公子来说确实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长公子领军在雁门关阻截羯人,以区区一百伤亡,换得三四万羯人战死。如此战功,向来赏罚分明的长兄,又怎么可能不给予褒奖?”

    “我知道父亲一定会给褒奖。”曹恒回道:“可我就是觉着让羯人逍遥这些日子,实在是不爽快。”

    “上阵杀敌是爽快淋漓,可长公子能保证带领五千常备军,就可以战胜近十万羯人?”曹植说道:“回到洛阳,把这里的战况禀明兄长,他要是肯调拨兵马,长公子的胜算不是更大?”

    曹恒毕竟年轻气盛,一心只想着追杀羯人。

    被曹植这么一问,他稍稍冷静了一些。

    “长公子急于灭了羯人的心思,我们都明白。”曹植说道:“可也要分辨明白,如今追击并没有全胜的把握,见了兄长以后,要是能领着更多将士出关,击破羯人的可能更大。长公子可以盘算一下,如今是出关追击羯人,还是先会洛阳去见你的父亲。”

    “回洛阳。”曹恒年轻气盛,却也不是个听不下去意见的,他当即决定返回洛阳。

    曹恒要回洛阳的消息在雁门关传开。

    关内军民纷纷前来送行。

    许多百姓甚至跪伏在地上,以最隆重的礼数恭送曹恒。

    羯人给雁门关带来了苦难,百姓受够了他们的欺凌。

    雁门关一战,曹恒令羯人尸横关口,百姓们奔走相告,大魏长公子在雁门关内的魏王被拔高到了除魏王以外再无人能及的高度。

    本来曹恒是打算率领常备军出关讨伐羯人,可魏王的一道命令却让他不得不先回洛阳。

    军民失望,却又不能以民意挽留,只怕他真的违背了魏王的意愿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百姓跪伏在路的两侧,曹恒带着曹彰等人来到。

    看见这一幕,他错愕的向前来送行的杨阜问道:“杨刺史,这是怎么回事?”

    “长公子雁门关一战,已经是得到关内军民的拥戴。”杨阜回道:“听说长公子要走,百姓自发前来送行,这是不舍得公子,又不敢以民意强留。”

    听说了这些,曹恒眼圈顿时有些红了。

    他对杨阜说道:“我何德何能,不过是来到雁门关,做了一些我本来就应该去做的事情罢了。”

    “在长公子看来,确实是本来就应该去做。”杨阜说道:“可对于百姓来说却不是那样,如果长公子不来,谁能抗衡羯人?谁能让羯人知道雁门关并不是想破就破的关口?”

    “提起这件事,我还有件事要嘱咐杨刺史。”曹恒说道:“我这次返回洛阳,要是石邪弈于得到消息,难免不会派人来打雁门关。先前还没有用过的大炮和火箭,都要放在关口上,随时准备应对羯人的进攻。还有箭矢,早下我们对付羯人,关内箭矢几乎耗光,要是没有新的箭矢送来,守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长公子交代的,我都记下了。”杨阜抱拳应了。

    快到百姓们跪伏着恭送的那条路,曹恒翻身下马。

    他上前搀着一名老丈,看向其他百姓:“乡亲们这是在做什么?前来送行已经是让我感怀莫名,怎么还……”

    “长公子要走,乡亲们都舍不得。”被他搀扶起来的老丈眼圈红着,哽咽着说道:“可乡亲们也知道,是魏王下令要长公子回去,即使是求也不可能求到留下。我们也没别的,只是准备了两大车干粮,长公子带在路上吃。”

    雁门关曾经被羯人袭扰过,这里也被洗劫了不少财富。

    虽然杨阜来到这里,雁门关又重新又了一些发展,可要回归到过去的富庶却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办到。

    百姓们准备了两大车干粮,虽然不是太贵重,可对于雁门关的百姓来说,却是每家拿出了不少。

    曹恒向百姓们抬着手喊道:“乡亲们都起来吧,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可这些干粮我却不能带走,返回洛阳,我带的有干粮。”

    “长公子为了雁门关浴血奋战,乡亲们也没什么能送的,要是连干粮都不肯收下,让乡亲们心里怎么是个滋味?”被曹恒搀扶起来的老者说道:“要是长公子不肯带着,乡亲们心里肯定不会是个滋味。”

    曹恒还在迟疑该不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