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七章:大加封赏  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四十七章:大加封赏 (第3/3页)

胆子!”

    丘松道:“大哥吩咐啥俺就做啥,大哥不会害俺。”

    朱高炽急促地呼吸,顿觉得羞愤,可遇到了丘松这样的浑人,他却发现,这一切好像都没有意义。

    因为对方的逻辑,好像和这个世界是不太一样的。

    张安世来回看了看两人的脸色,立即道:“好啦,好啦,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人嘛,我来说一句公道话。三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他好歹也是我姐夫,你怎好动手动脚呢?我是教你们一视同仁,不是教你们动辄行暴,下次可不许这样了,再这样我要生气的。”

    朱高炽的脸色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无论怎么说,终究还是他的内弟,现在细细想来,这是想要治肥胖症,是为他好。何况还有父皇的旨意,而且……安世的心里头还是有他这个姐夫的,总还晓得维护自己这个姐夫的体面。阑

    只是……无端地让他来军中,这样的方法能凑效吗?

    朱高炽年轻的时候,不是没在军中呆过,可是身体,却依旧越来越肥胖。

    想当初他还是燕王太子的时候,也不曾见他的身体减轻过。

    他心里很是狐疑,觉得很是不靠谱。

    张安世却继续笑吟吟地道:“现在休要多啰嗦什么,姐夫……你这些日子,得在这安心住下,暂时先听几位将军的安排,不过……若是他们凌虐你,下手没有轻重,你记得和我说,我一定骂他们。”

    朱高炽只颔首,虽然心头很不愿意,可旨意在此,他也不得不从,且张安世的这番话,总算让他心里好受了一些。

    朱勇和张軏,好似是局外人一般,观察着这一切,细细地品读着大哥的话,似乎是在琢磨其中的深意。阑

    唯有丘松,还是没事人一样。

    张安世见自家姐夫终于愿意待在这里了,终于舒了口气。

    见时候差不多了,便道:“我还有事,总而言之,该交代的我都交代了!再会,再会,姐夫,诸位兄弟,我一定会来看你们的。噢,对啦……你们等一等,我需修一个章程出来,大家照着我的章程来办。”

    说着,张安世连忙让人取来了笔墨,而后笔走龙蛇,大抵记下了一些要点,方才如释重负,一熘烟的跑了。

    ……

    “陛下,太子殿下,去了模范营……”

    “模范营……”朱棣念叨着这三个字,皱眉起来。阑

    他原本对于张安世治疗肥胖,是颇有几分信心的。

    可现在……他却有些狐疑了。

    沉吟了很久,朱棣道:“若是朕记得没错的话,洪武二十七年至三十年时,吾儿就在军中随驾在朕的左右吧。”

    “是。”亦失哈道:“奴婢也记得清楚,那时候太子殿下还是世子呢……”

    朱棣道:“朕若是记得没错,那时,朕也强令他学习弓马之术,可他的身子……”

    “那时候,太子殿下便早已是大腹便便了。”

    “可有好转吗?”阑

    亦失哈不敢说谎,于是道:“不曾好转。”

    朱棣道:“这法子,看来没什么效果,这张卿让他去模范营……哎……”

    亦失哈道:“奴婢在想,无论如何,既然芜湖郡王殿下说有办法,那就让他试一试,或许郡王殿下的办法,与当初的办法并不同呢!”

    朱棣觉得这话倒也在理,便点头道:“哎……朕老了,这江山,迟早要给他的。可他这样的身体,如何能够承受这江山基业呢?要做天子,何止是需要日理万机,更有不知多少重担,若是承受不住,皇孙年幼,只怕朕要后继无人了。”

    亦失哈显然也明白朱棣的心思,于是道:“陛下……您……”

    朱棣挥挥手道:“少说那些吉利却无用的鸟话了,屁用没有,朕不需这个。”

    说罢,他侧目看一眼亦失哈,接着道:“文渊阁和六部,还未拟出对太平府上下的赏赐吗?”阑

    亦失哈便道:“奴婢去催问一下?”

    朱棣摇头:“不必了,朕在此等,朕倒要看看,他们打算怎么给朕一个交代。”

    朝中上下,确实是已经开始绞尽脑汁了。

    关于赏赐,已经让几乎所有人,都挠头搔耳。

    毕竟这功劳,是实打实的,区区一个浙江布政使司,那一点功劳,都弄出一个天下第一布政使,搞出了那么大的阵仗来。

    而比之浙江布政使司,这太平府从张安世到下头的官吏,若是不给予厚赏,却是说不过去。

    可若当真遵照浙江布政使司的规格,在此基础上,再提升几个档次的话,那么……显然又出了新的问题。阑

    这不等于是摆明着告诉天下人,天下官吏,太平府才是真正加官进爵的好去处,在其他的地方没有前途。

    可假若不给这样的高官厚禄的话,显然很说不过去,只怕拟定的章程刚刚送上去,就要被朱棣撕个粉碎。

    一切的朝廷的结果,显然不可能是拍了拍脑袋就决定的,这是无数人经历过无数次博弈的结果,唯有在无数次博弈之后,最终形成了一个绝大多数都能捏着鼻子认可的方案,方才成为定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