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三章:贤王出击  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四十三章:贤王出击 (第2/3页)

“你这是早就想好了,还是临机应变想出来的?”

    姚广孝很是淡定地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臣这些时日,也一直都在想,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有些事,早有端倪,就说张安世的那些作坊,作用越来越大,自古以来,臣没听说过,对朝廷有如此贡献之人,还可视他们为匠,对他们忽视的,这样的事,一旦时间久了,必然是要出事的。”

    朱棣想到了什么,于是道:“所以这御史,你早就物色好了?”

    姚广孝道.“陛下,这是因缘际会,是善缘。所谓有因,才会有此果……”

    朱棣道:“这御史名望如何?”

    “声名卓着,颇有人望。”

    朱棣颌首.“可以要挟他吗?”

    姚广孝道.“臣若出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必欣然上奏。”

    朱棣哭笑不得,转而看向了金忠:“金卿为何一直不言?”

    金忠苦笑道:“臣对缘分之事,不甚懂。”

    这话,就很有意思了!

    朱棣·“.”

    他—时也不知道该表达点什么好!

    金忠想了想道:“臣觉得……可以一试。”

    朱棣便点头道:“此事,姚师傅去安排,记住,要做得干净。”

    姚广孝道.“是。”

    说完正事,君臣也没有心思闲聊了,姚广孝二人便告辞而出。

    金忠徐步走着,显得闷闷不乐。

    姚广孝便道:“金施主,你这又是怎么了?”

    金忠苦笑道:“我在想,那御史何时得罪了你。”

    姚广孝眼一瞪,愤恨难平地道:“他宁去栖霞寺施舍,也不来鸡鸣寺。”

    金忠道:“姚和尚认为真有这样的必要吗?”

    “此等御史,沽名钓誉……”

    “不。”金忠摇头道:“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在我大明的京畿,设两个国中之国……”

    姚广孝倒是收起了脸上的愤怒,叹口气道:“历朝历代,食古不化,必受其害。靖难的过程之中,若是陛下但凡不知变通,何来今日?贫僧最欣赏陛下的一点就在于,他脾气虽是倔强好胜,可一旦他认准了好用的东西,就定会顺势而为,绝不会被所谓的礼法所禁个。”

    “唯有这样的人,才可成就大功业。今日的情况,也是如此,只要能达成目的,那么任何手段,只要不伤天害理,都可以用。即便有一日,证明是错的,以陛下之能,也可反手将事情拉回原来的轨道。”

    金忠认真地看了姚广孝一眼,道:“我明白了。”

    二人走到了宫门外,便也互相告别。

    姚广孝的办事效率很高。

    到了次日,便有都察院御史陈昆上奏,为宁国府蹇义鸣不平。

    此奏—出,立即引起了满朝的警觉。

    好端端的,如此上这一道奏疏,这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必定是蹇公在太平府遭遇到了某些为难的事,只是有些事,蹇公不便说,那么自然是暗示某御史上奏。

    宁国府的动向,一向是牵动人心,主要还是太平府那边张安世办的事太不像话了。

    现在是同仇敌汽,这朝中十之八九的大臣,无一不是支持蹇公,希望借蹇公之手,彻底戳破太平府的所谓‘神话’。

    这一道奏疏送上之后,文渊阁却不好处理,拟票的时候,也只是请陛下裁决。

    朱棣得了这份奏琉,不喜,直接留中。

    留中的意思是,朕不愿管,也不想管,关朕屁事,关你屁事。

    可这不留中倒还罢了,一留中,反而加深了百官的焦虑。

    很明显的是,蹇公遇到了一些施政上的困难,需要朝廷解绑,蹇公要办的事,必是仁政,这仁政不能实施,这还如何力压太平府?

    于是,有人急了。

    次日,于是数十份奏疏,便犹如雪花一般,飘入了文渊阁。

    而后,皇帝下旨,命廷议讨论。

    讨论的结果倒是很顺利。

    大家都知道,张安世这个家伙,是不讲规矩的,他不按规矩来办事,可蹇公却是君子,君子行事,光明磊落,如此一来,君子必要吃小人的亏。

    而要解决,就必须得让君子可以办事,也敢去办事。

    在这—面倒的态度之下。

    最终,一封超出了所有人原先想要讨价还你的大臣们所料想的旨意,终于横空出世。

    这份旨意一出,几乎让人觉得,这是朝廷要在南直隶设立两个藩国。

    不,某种程度而言,藩国还需按朝廷的律令行事,而宁国府和太平府,却显然在律令层面,也可自行其是了。

    就这,居然还是满朝文武一面倒支持的结果。

    朱棣显然更像是一个被大臣们所胁迫的角色,他先是留中,而后迫不得已地廷议,最后却是选择了妥协。

    这一下子,莫说是胡广看不懂,连杨荣也看不懂了。

    胡广倒是挺兴奋的,对杨荣道:“杨公,我看……蹇公是要准备大刀阔斧,要有大作为了。”

    杨荣·“.”

    看着杨荣抿唇不语,胡广奇怪道:“杨公为何不言?”

    杨荣道:“蹇公历来认为祖宗成法,只要实施得宜即可,怎的突然有此动作?这一下,老夫有些看不懂了。”

    胡广显得很高兴,捋须道:“君子行事,要先有大义的名分嘛。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也。”

    杨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