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七章:升官发财  我的姐夫是太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三十七章:升官发财 (第3/3页)

后,一下子豁然开朗,他不禁笑道:“朱高炽这个小子,还是技高一筹啊,这一点,比朕这个做老子的强,朕只晓得用强,他还晓得诛心,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他这一手,既诛心,又实际,正是王道与霸道并用,不错,他长进了。”

    亦失哈听罢,堆笑道:“陛下,可不能这样说。陛下您乃江山之主,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自然旨意一下,万方便需顺从。而太子殿下终究只是储君,做事自然要讲究方法。”

    “是这个道理。”朱棣显然此时的心情很不错:“你也长进了,只是。”

    朱高炽:牙。

    他敲击着案牍,想了想道:“将这份奏疏,送文渊阁去吧。”

    亦失哈奇怪地道:“这陛下还需等文渊阁诸学士建言?”

    朱棣只是道:“他们看了此疏,自有自己的主见。”

    亦失哈便适可而止地不再多话,只颔首道:“是。”

    于是亦失哈带着奏疏,亲往文渊阁。

    文渊阁内,三个文渊阁大学士接了旨意,听闻有太子殿下的奏疏送达,自是不敢怠慢。

    一般大臣的奏疏,往往是需经过文渊阁拟票的。

    不过太子那里,情况显然是不一样的。

    人家儿子给父亲上疏,哪里轮得到大臣来建言?

    正因如此,陛下特意让人将太子的奏疏送来,显然,不是来询问意见的。

    来之前,朱高炽是有准备的,肯定有翰林百般不肯去。

    杨荣只看过了奏疏,便知这是一场考校。

    当下,三个学士齐齐端坐下来,杨荣先道:“陛下要询问的,只怕是这最后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胡广皱紧眉,他最近的脸色都很不好看,大家都在骂他呢!

    明明是张安世逼死的人,杨荣在那煽风点火,怎么挨骂的是他?

    他不理解,很委屈。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心真是可怕啊。

    “(只是……我大明历来没有直隶之上,设布政使司的规矩,直隶关系重大,只以各府分治,毕竟这是天子脚下,若是直隶之上,再设置布政使司,只怕不妥当吧。”

    胡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是啊,不妥当,这不是坏了祖宗的规矩吗?

    虽然祖宗之法就像公交车,大家想上就上,可也不能明着来啊!哪怕是遮掩遮掩)要背着一点人呢。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竟显得如此的拙劣。

    杨荣微笑道:“是啊,确实不妥当。”

    说着,杨荣看向金幼孜。

    金幼孜沉吟道:“一旦设置,只恐将来尾大难掉。此天子脚下,非同一般,岂可一家独大?一旦开了这个头,便形同于放任权臣专断,朝廷的威严,也可能岌岌可危了。”

    杨荣又笑:“嗯那么·如何是好呢?”

    胡广道:“杨公,你就别问我们了,我知道你心里有主意。”

    “谁说我有主意?”杨荣平淡地道:“你这不是冤枉人嘛。”

    胡广道:“我会不知吗。”

    金幼孜只笑了笑,他毕竟资历较浅,此时不宜多言。

    杨荣叹口气道:“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胡广道:“但言无妨,别装不知道了。”

    他甚至想过,陈进这样的刺头,平日里微言大义,义正言辞,必然会拉不下面子索性去任一任同知。

    听了胡广这话,杨荣有点哭笑不得,随即道:“陛下和太子殿下,显然都想名正言顺,这既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心思,那么……我等为人臣子,自当顺从。”

    “而太祖高皇帝,不在直隶设置布政使的心思,其实也不难理解,这直隶占据了天下两成的税赋,一成多的人口,土地广袤,也是天下富庶之地,何况它又在京畿,若是不分而治之,谁掌握了直隶,难免都可能产生隐患。”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无非……还是制衡二字,只要这将一碗水端平了,太祖高皇帝在世,只怕也会从善如流。不如这样,眼下……就索性将南直隶,一分为二。这太平府、凤阳府、淮安府、安庆府、池州等诸府,列为一路;再将应天府、苏州府镇江府、松江府、苏州府列为一路。”

    “如此一来,置直隶都督府,分左都督和右都督,左都督治应天、苏州等府,右都督治凤阳、淮安诸府。如何?这样一来,既让张安世名正言顺的都督诸府,同时,这南直隶,他只治一部,另外一部,朝廷再委大臣分治,朝廷也就可以无忧了。”

    此言一出,胡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才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说着,他别具深意地看了杨荣一眼道:“杨公,你这稀泥和得好啊。”

    杨荣便立即板着脸:“这不是和稀泥,这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胡广倒不争辩,点点头道:“对对对,你说的对。既如此,那么就请杨公来拟票吧。”

    杨荣摇头道:“若只是陛下需要我等建言,何须特意让人将这奏疏送来?”

    胡广一怔:“那么·”

    可显然他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胡广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杨荣平静地道:“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们三人看过奏疏之后奏请陛下设置都督府之事。”

    胡广又是一愣。

    杨荣深深地看了胡广一眼,随即道:“若不是如此,陛下何须大费周章呢?”

    胡广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此时他有些不乐意了。

    摆明着这是陛下和太子的心思,却让阁臣来奏请,这不就成了文渊阁大臣们请求办这件事,而陛下只是接受了这个请求吗?

    敢情这事若是引起了争议,文渊阁大臣还要背这黑锅?

    杨荣却是道:“事不宜迟,陛下只怕已经久等了。”

    胡广还是带着几分迟疑,道:“这。”

    “我们三人都需联名上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