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1章 来者不善  人生198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611章 来者不善 (第1/3页)

    李云海和王成望的争斗,看似是因为一件小事而起,其实是两股势力的斗争,是四海集团和国资方的第一场较量。

    四海科技必须由李云海说了算!

    这一点是写进合同里了的。

    但对方肯定不服气。

    特别是王成望这样的二代,依靠祖荫当了领导,好不容易放出来独当一面,他当然要抖抖威风。而李云海则要杀了他的威风!

    在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李云海如果不能掌握主动权,以后就会被对方压一头。

    李云海要让对方明白,这是谁的一亩三分地。

    王成望提到了赵家,这让李云海暗暗吃惊。

    难道王成望和赵家有什么瓜葛?

    李云海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说道:“我重申一遍,四海科技的所有事情,都由我来做主,我召开这个会议,是和大家商量,但最后拍板的人只能是我。”

    王成望一脸的不服气:“你是股东,我们也是股东,你凭什么搞一言堂?公司不仅是你的,也是国企的,你要是搞垮了,我们都要负责!”

    李云海道:“我跟你说不着这些!你领导派你来之前,难道没和你讲明白吗?四海科技就是我说了算!你少在这里说这些有的没的!你不想干,可以走人。”

    “我在体制内这么久,第一次看到你这样不讲道理的人。我的职务不是你任命的,你无权赶走我。”王成望道,“今天这会开下去也没意思了!关于你任性的作为,我会向上级反映!”

    李云海淡淡的道:“随便!”

    王成望甩手离场,还真的回办公室打电话向北金那边汇报情况。

    李云海可不会惯着他,说道:“我们继续!”

    和王成望一起的,还有一个国企股东,名叫金沙,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就平和多了,也不怎么说话。

    李云海开完会议,回到自己办公室。

    不一会儿,桌面上的电话响起来。

    李云海接听电话。

    信息产业部的领导打来的。

    刚才王成望向领导投诉了李云海刚愎自用,听不进同志们的不同意见。

    领导希望李云海多一些包容心,团结同志,有事一起商量,共同发展。

    李云海心想,成立公司之前,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合同还在,白纸黑字,立着字据,四海科技由我说了算!

    李云海直接回复领导,说我们早就谈妥了,四海科技的经营和管理,由我来主导,国企那边只能是协助。而且我觉得王成望此人不学无术,脾气又不好,不适合在这边管理,希望领导另外派人过来。

    领导说夫妻俩还要吵架呢,同事之间有点不同意见,也很正常。你是大老板,你多宽容些。王成望刚刚派过去,不可能马上就让他回来。好说好歹,说了半天,才保住了王成望的职务。

    李云海也就同意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王成望以后还是这种态度,不知悔改,一定会换掉他。

    领导又打电话给王成望,让他息事宁人,在西州好好待着就行,不要参手管理事务,哪怕你天天出去游山玩水都可以,反正没有人管你,你就当到那边去休假的。

    王成望唯唯喏喏,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李云海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一个草根的商人吗?不就是仗着岳父林振邦才敢如此作威作福吗?

    林振邦眼看着就要退居二线,就跟拔了牙的老虎一样,不用再害怕他。

    至于李云海,王成望压根就没放在心里。

    一个从农村出来闯荡的年轻人,有什么利害的?他觉得自己随时可以拿捏死他。

    西州在筹备四海科技成立之事。

    郭婉华那边传来消息,夏鹏的工厂筹集到了资金,正准备扩建。

    李云海不用知道夏鹏的资金是怎么来的,他只和对方合作。

    四海集团在岭南的布局渐渐完成。

    转眼到了七月。

    之前毕业季到来之时,四海集团开启了新一轮招聘。

    林芝派人到北金和上海等地方,深入名牌大学进行校招。

    七月一毕业,这些学生纷纷来到公司报到。

    九十年代的社会风气相对已经开放了不少。

    特别是1992年,南方讲话以后,下海经商的体制人特别多。

    大学生毕业以后,也不再只盯着体制内,很多有志青年愿意挑战自己,谋求高薪工作。

    四海集团名声在外,被人称之为东方的英特尔。

    这样的科技大企业,要招应届毕业生还是不难的。

    一家企业需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进来。

    四海集团成立以来,从来没有无缘无故辞退任何一个员工。

    那些离开的职工,要么是有了更好的去向,要么是想下海开店做生意,趁着好东风拼搏一番,只有极个别人,是因为犯了错误被开除的。

    在四海的工厂里,多的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年纪最大的有55岁了,估计能干到退休。

    公司也曾经有人提出来,为什么不把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清退?全部换成年轻人?

    李云海觉得没有必要,年纪大的人干活或许会慢一点,但更加稳重,也更固定,因为他有家庭要养,不敢轻易辞职去尝试其他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