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4章 前倨后恭【求订阅】  人生198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174章 前倨后恭【求订阅】 (第1/3页)

    李云海一脸看透了世情的微笑,倒是让赵专员不好再继续假装工作繁忙。

    赵专员放下手里的笔,双手搓了搓,把手搓热了,然后干洗了一把脸,脸上立时显出红润的色彩来,整个人看起来也神采奕奕了。

    他用犀利的眼神,打量李云海一眼,略感诧异的问道:“你是省商业局信息科的科长?如此年轻?”

    李云海淡然回答道:“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甘罗十二拜相,子牙渭水垂钓。”

    赵专员哈哈大笑,摆了摆手,说道:“有意思。你此来有何贵干?”

    李云海直陈来意,然后询问本地区各机关的计算机、办公设备数量。

    赵专员倒是一愣,面露难色的说道:“哎呀,你说的这些,我并没有做统计。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这句名言我是听说过的。可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北上广那些地方,比我们富裕,大城市里的娃娃要学计算机,那当然要早一些。可是我们梅山地区是国家贫困地区,辖下还有几十万百姓的温饱尚未解决,伱说我们哪里还有钱购买计算机呢?”

    李云海刚才一路走来,也曾看过不少办公室,并没有看到一台计算机,也没有看到一台复印机。

    他估计这座办公楼里,只怕连一台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也没有,最先进的就是机械打字机。

    在计算机和打印机普及之前,机械打字机就是机关单位的主要办公用具。

    梅山有一批农民,在外面到处跑,专门修理打字机。

    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后期,打字机的修理都算是一门好手艺。

    早在50年代,修理一台打字机,价格就是50块钱起步,那个时候北金市里工人的工资才十几块钱。修一台打字机,就比得上工人几个月的工资。

    到80年代,修理打字机的人数直线上升,修理费也涨到了一两百。

    有意思的是,搞这一行修理的人,都是梅山农民,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打字机修理技术,就敢跑出去修打字机,遇到会修的就修,遇到不会修的,掉头就走,反正也没有人认识他,不丢面子。

    很多梅山人在这个时期都发了小财,回家盖起了楼房。

    但是到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各个机关单位,开始普及计算机和打印机、复印机,面对这些新式的办公设备,勤劳的梅山人,又开始钻研新的技术,吃定了这碗饭。

    李云海一边在自己的调查本上写,一边说道:“赵专员,那我可以记录为零。对吧?计算机数量为零,现代化办公设备为零。”

    赵专员抹了一把脸,这才意识到,李云海做的这个调查工作,只怕也不简单,试探的问道:“这份调查,会上交给省里阅览吗?”

    李云海微微一笑:“当然会的。现在国家正在进行计算机办公的普及,各省市都要成立计算机中心。你们这里却一台都没有,我想在全省也算是垫底的存在了吧?”

    赵专员苦笑一声:“老弟啊,我们地区是真的穷,不信我给你看数据。这不省里刚有一批扶贫款发下来呢!”

    李云海表示理解,又说全省14个地级行政区,在全省地图版块中,梅山地区处在正中间,按理来说,各项指标数也不应该排在倒数第一才对。至于贫困人口,我国还有一亿左右,每个地级市都有数量不等的贫困人口。问题是,这个指数,和你们市署的发展并没有关系。如果说,你们的资金和拨款,全部用到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了,那我无话可说,否则的话,同样的财政,同样的拨款,为什么别的地区可以实现现代化,而梅山地区却不行呢?

    他的话,咄咄逼人,有如锋利的刀子,直刺人心。

    李云海又说道,连你们行署都是如此,我不用去访问,也知道你们地区所有的学校,只怕也不会有一台计算机吧?所谓的计算机从娃娃抓起,在你们这里,怕是一句空谈。

    赵专员红了红脸,摸着下巴,良久不语。

    李云海看了他一眼,又道:“办公设备很贵吗?西州四海商店,有二手计算机售卖,只卖4000块钱一台。二手复印机只卖1万5千块钱一台。就连省署都是在他们商店购买的二手机器。我们商业局也是采购的二手设备。用最少的钱,却能解决最大的问题。”

    赵专员眼睛里精光一闪:“是吗?这么便宜?”

    李云海说就是这么便宜,你们买10台计算机,不过4万块钱,我就不相信了,你们地区所有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连4万块钱的资金都拿不出来?还是说,你们把所有的资金,全部集中起来,用于解决扶贫问题去了?那请问你们在扶贫中,投入了多少资金,做出了哪些实绩?又让多少贫困户脱贫致富?

    赵专员没想到李云海的话如此犀利,愕然不能答。

    李云海合上本子,说道:“赵专员,打扰你工作了。梅山地区有你这样夙兴夜寐、日理万机的好领导,想必很快就能消灭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我告辞。”

    赵专员忽然喊住他:“李科长,请稍等。”

    他起身走了出来,呵呵笑道:“李科长,请慢走。我想请你吃个饭。”

    李云海说吃饭就不必了,赵专员有什么事,尽管说。

    赵专员含笑说道,我们之前的确没有重视办公设备现代化的发展,也没有重视学校计算机学习,这样好不好,我们这就到西州,到你说的那家四海商店去买计算机。

    他指了指李云海手里的本子,笑道:“就是这个数据,你看能不能改一改?我们现在买了计算机,也算是我们地区的办公设备嘛!咱们不能垫底啊!这要是被省里领导看到了,那要怎么看咱们?李科长,这看这事,能不能通融?”

    李云海想了想,说道:“行啊,这份报告,我要下个月才会提交,你们如果要采购的话,就请尽快吧!”

    赵专员说我们明天就派人到省城采购,请赵科长留个联系方式,我们采购以后,把数量报告给你,也省得你再跑一趟了。

    李云海留下一张名片给他,说道:“四海商店每个月卖出多少台计算机、多少台复印机,又是哪些单位采购的,我都一清二楚。赵专员,只要你们采购了,我马上就知道数量。”

    赵专员暗自一震!

    好家伙,这是敲山震虎,防止我们谎报采购数量。

    李云海走出门来,赵专员难得的亲自送他出门。

    邵玉清还在外面等候,看到李云海出来,笑着起身,说道:“李云海同志,我们难得在此碰面,一起吃个饭吧?你到了梅山地区,要不要顺便回一趟老家呢?”

    赵专员听到,问道:“李科长是咱们梅山地区的吗?”

    邵玉清说是的啊,李科长就是梅山地区梅山县白溪乡石板村人氏。

    赵专员哎哟一声,说原来是老乡,那咱们就更加亲切了,又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李科长是我们梅山人,理应为家乡多作贡献,多关照我们梅山的发展。

    李云海说我何德何能?能给你们关照?赵专员,你未免太瞧得起我了。

    邵玉清却不停的往李云海脸上贴金,说我上次去省城跑扶贫款的事情,连省署大门都进不了,后来还是请李云海同志帮忙,这才见到了林领导的金面。多亏了林领导过问,我们地区的扶贫款,才能这么快发放下来。

    赵专员听了,身子巨震!

    这番话,邵玉清刚才已经单独向他汇报过。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居然就是眼前的李云海!

    梅山地区这次的扶贫款能如此顺利的下发,得益于邵玉清到省里的活动。

    赵专员知道以后,专程召见了邵玉清,对他进行了鼓励和褒奖。

    邵玉清刚才汇报工作的时候,把自己省城之行,详细的做了汇报,特别是他得到林振邦召见的桥段,更是他此生最高光的时刻,所以说得特别带劲,跟说书似的。

    赵专员之前听了,就觉得帮邵玉清忙的那个李会长,值得结交。

    此刻,赵专员不解的问道:“邵玉清,你刚才不是说,帮你忙的人,是省个协的李会长吗?怎么又变成李科长了?”

    邵玉清哈哈大笑道:“赵专员,李科长就是李会长,李会长就是李科长,这是同一个人啊!都是李云海同志。”

    赵专员哎唷一声:“原来如此!李科长,幸会!原来你就是省个协的会长。我对你闻名已久!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刚才在办公室里,他没有和李云海握手,此刻却主动伸出手来,和李云海握了握手。

    之前李云海递烟给他,他没有接。

    现在他却主动掏出烟来,递了一支给李云海。

    李云海是个知进退的人,人家官比你大,在你面前摆谱可以。你却不能不知好歹,当即接过烟来,说了一声谢谢。

    赵专员拍拍李云海的胳膊,又指了指邵玉清:“中午我请客,你们都不要走,说起来我们还是同乡,我也是梅山县人氏,我是在梅山县一中读的书啊!老乡见老乡,一起吃一餐!怎么样?”

    邵玉清当然是求之不得,受宠若惊。

    刚才他在里面说过要请赵专员吃饭的话,结果赵专员想也没想就给拒绝了,说自己工作繁忙,无暇接受你的请吃。

    结果现在赵专员反过来要请他的客,这让他眉开眼笑!

    邵玉清当然也明白,赵专员要请的人是李云海,自己不过是沾了李云海的光。

    李云海见赵专员如此盛意拳拳,也就不便拒绝,何况马上就到午餐时间,反正是要吃饭的,吃他一顿又何妨?便道:“赵专员,也不用下馆子,就到行署的食堂吃个工作餐就行了。”

    赵专员说了一声好,转过身,吩咐秘书道:“通知食堂,炒几个小菜,我要请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