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3章 大出血【求订阅】  人生198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163章 大出血【求订阅】 (第1/3页)

    李云海、刘杰、吴彩艳三个人,来到一家小吃店。

    他们走访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能解决问题,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

    李云海点了三份牛杂,又买了三瓶汽水,每人一份。

    刘杰一边吃着麻麻辣辣的牛杂,一边说道:“这事情难办!如果只是一家单位,那还好说,现在有好几家单位,我们怎么做工作?”

    吴彩艳用纸巾擦擦嘴边的油渍,说道:“会长,我看,还不如建议西州市,让他们把夜市开到三角花园附近。”

    她的店开在那边,所以极力促成此事,如果中山路再开一条夜市街,那她的生意自然就更好了。

    李云海抬头望望天空,乌云压得更低了,变幻出许多奇形怪状的模样,看起来很是恐怖。

    从他所坐的方向看过去,便是五一路,五一路的对面就是三王街、太平老街和下河街。

    李云海忽然说道:“要不把夜市建在下河街呢?下河街现在白天就是摊贩聚集之地。再搞一个夜市,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我相信那边的商户不会反对。”

    刘杰咦了一声:“李科长,你这个主意好啊!下河街那边没有什么大的国营企业和机关单位,谁敢反对?”

    吴彩艳抿嘴笑道:“你们都不觉得,三角花园很好吗?”

    李云海知道她的那点小心思,说道:“你别只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下河街要是开起来了,伱还可以到这边来开一家分店,生意岂不是更好。下河街毗邻太平老街,可以共享到太平街和坡子街的客流量,离江边也很近,生意比西长街肯定要好。”

    吴彩艳无奈的笑了笑:“好吧,我是无所谓,只要西州市同意就行。”

    三个人商量妥当,一起打了个报告,由李云海上交到了商业局。

    唐玉霞看了报告,哑然失笑道:“我让你去劝解他们,你倒好,直接把夜市街挪到街对面去了?有你这么做工作的吗?”

    李云海把自己的分析和想法说了一遍,以为下河街的商业潜力,远胜西长街,开发西长街,还不如开发下河街。下河街和黄兴路是平行的两条路,相隔也不是太远,中间有坡子街相连,又有三王街和太平街,客流量十分集中,把这一带开发起来,将来能成为西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他又说道,五一路和西江,把城市分成了五个区域,宽阔的五一路,将来肯定会成为南北商业区的分隔线,城南以黄兴路为中心,辐射方圆五里之地,而城北还是以中山亭为中心,辐射五里之地。这两个商业中心轴,是历史原因形成的。西州市想强行在西长街搞一个商业中心出来,只怕很难成功。

    他并非信口胡说,而是根据前世的经验总结出来的。

    后来,著名的某达广场,投资100多亿,在西长街附近建了一排房产,还是没能带旺这个商业圈子。商户花几百万买的商铺几年都租不出去。

    唐玉霞听他说得条条是道,倒也点头同意,说道:“我把你的报告转给西州市里,他们同不同意,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

    李云海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西州市一定要把西长街建成夜市街,那几家反对的单位,就请他们去说服吧!我们是束手无策了。”

    唐玉霞用一种很欣赏的眼神看着他,笑道:“哟,还有你办不成的事啊?”

    李云海说我又不是神仙,哪能什么事都办得成呢?

    唐玉霞一件件的数来,说你收集的个体户意见,提交到省里以后,每一件事都办成了啊!

    李云海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的!

    个体户大会之后,李云海收集了民意,上交给省署解决。

    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增开夜市街,现在已经在规划当中。

    还有就是七上八下的原则,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也得到了放宽,现在基本上没有人查你雇请了几个员工。

    再有一个,就是个体户出行难的难题。

    省里已经有了明文规定,已经办理了身份证的省内流动人口,可以凭证入住旅社、宾馆,相关单位无故不得拒收。

    一省之规,当然只能对全省有效,出了省界,别的地方管不管用,那就要看当地的政策如何。

    还有一条,个体户申领执照的问题,路边的小摊小贩,不再强制办理个体户经营执照。

    而且办理执照的前置审批手续,已经减少到30项,营业执照在申领日之后,15个工作日之内就可以下发。

    当年个税的起征点是每月收入800元,小摊小贩很难达到这个起征点,办不办营业执照,意义并不大,反正每天有人沿街收工商费。

    个体户代表们提出来的几个大难题,都相继得到了解决!

    在别人看来,这些都是李云海的功劳。

    甚至有人觉得李云海手段通天,代表们提出来的难题,随便一个都是难于登天,没想到李云海这个会长全部给解决好了。

    就连唐玉霞都有这样的错觉。

    其实李云海真的是搭上了政策的便车,托了十二届三中全会的福。

    但别人想到这些事,就会不明觉厉,以为李云海实在太厉害了,在西州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

    难怪省个协的那帮人,一个个对他都恭敬得很,估计他们也有此感受吧!

    李云海汇报完毕。

    唐玉霞问他,开电脑学校的场地找到了没有?

    李云海说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

    唐玉霞说道,南门口靠近城南路那边有一幢楼房,刚刚腾空出来,你看可不可以?

    黄兴路往南走,一直走到南门口,那边便是城南路,也是西州古城的最南边。

    城南路再往南,就是劳动路。

    李云海对那一片也熟悉,说道:“那个地方也不错啊,靠近黄兴路。面积有多大呢?”

    唐玉霞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下一个电话号码,递给李云海:“你联系一下,去那边看看吧!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是一家单位搬走了,好像有五层楼高,面积还挺大的。”

    李云海最中意的地段,是火车站附近和五一路,因为交通最为发达。

    他在周边转了好几天了,也没看到合适的房子出租。

    现在有一整幢楼空出来,这无疑是个好机会。

    他拿到电话,回到办公室里,便打电话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