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上元观灯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上元观灯 (第1/3页)

    正月十五上元节,杭州的景色已不是秀丽可言了,而是到处充满了繁华和喜乐,街头巷尾到处一派喜庆欢乐的气氛,虽然还未入夜,但很多人家已经早早的将各式的灯笼挂了出來,各种红色和粉色的灯笼黄色橙色的灯笼都是暖色喜庆之色。

    这一年杭州的上元节灯会有两处,一处在西湖之上,另一处则在东青门外菜市桥南,那里有一处地方叫做“青瓦台”非常适合作为灯会和群众聚会的场所。

    太阳已经下山了,夜色正在笼罩杭城的水光山色,整个杭州城的百姓都已经吃过了晚饭,街上已经三三两两的出现了观灯的人群,而高宗在杭州的时候,将城内的很多街道都做了扩展,以适合在城内的街道上行驶马车。

    如今的杭州城不但是有各种的马车还有各式的驴车,大宋朝其他城市中出现的牛车早都已经绝迹了,那是萧明主政朝廷内阁的时候,支持颁布的一项法令,那就是禁止使用牛车作为交通工具,而要将牛尽量的用于乡间的农业耕种。

    杭州又是东南富裕之地,也是最早就是使用马车的城市了,所以马车的普及率很高,但如今上街赏灯,很少有人乘坐马车,除非是那些大户贵宦家里的夫人小姐,并且一般都是直奔目的地,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的边走边逛,边逛边看。

    杭州城通往西湖的几条道路全都是被整修过的,这也方便了百姓,几天晚上观灯的人大多数都是前往西湖的,如今的西湖已经跟以往大不一样了!高宗曾下令整修湖堤和清理淤泥,本是一个小工程,但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工程,使得西湖凭空多出來近十平方里的空间。

    其实西湖整饬已经有过很多次了,尤其是在宋代,北宋景德四年,王济为杭州知州,时西湖湮塞严重,乃命工浚治,增置斗门。天禧四年,知州王钦若奏报朝廷,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以为祈福。后又葑土湮塞,并为豪族僧释侵占甚多。

    庆历元年,知州郑戬用工数万整治。嘉祐五年,知州沈遘开南井,引西湖水入城,便民使用,人称沈公井、惠迁井。熙宁五年,六井俱废,知州陈襄于翌年修复,再引西湖水入井。

    元祐四年,西湖又葑积为田,漕河失利,六井复废塞。苏轼任知州,奏请朝廷以救荒余款万缗、粮万石,度牒二百道,募民疏浚茅山运河、盐桥运河,以通漕运,并造堰闸,修六井。将浚湖葑泥筑为苏公堤,以通南北行人。

    这样一直到了高宗时的建炎九年,杭州临安知府张澄调集厢兵二百余人专职浚湖,委任钱塘县尉兼领浚湖事宜。并公布法令,凡有占湖种田者,重置于法。这几乎是将西湖作为了大宋皇家的园林内胡,好在西湖四周未搭建围墙,杭州百姓仍然可以來此游玩。

    但由于皇帝的专用,四周巡逻的兵丁使得西湖在不如以往那样可以随意來往,但降湖水引走种田的事情也从此绝迹了,官府并且在西湖四周的湖堤之上栽种了数万垂柳,环境也大为改观,这样一直到大宋迁都康京,湖禁放开,百姓又可以尽兴游湖了!

    上元佳节西湖之上张灯结彩,完全是游船的天下,每一艘小型的游船之上都挂满了各式的花灯,灯下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