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凤于九天(上)  权握天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十二章 凤于九天(上) (第1/3页)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六年七月二十三,兆闽、周扬使臣签《永睦条约》。

    崇明六年七月二十五,仁宣太后敕命昭仪尹氏降为淑媛。

    崇明六年七月二十七,齐朗上表守制丁忧。

    谢清的奏章是七月二十八才到承清行宫的,因此,与《实录》的记载有所出入,随驾北行的官员在永宁王晋见后得到的第一个大消息是,仁宣太后授命宜婕妤训育后宫。

    这不是正式的敕命,实录并没有记载,但是,元宁的《内起居注》记录了这件事,可以肯定,这是仁宣太后第一次将谢纹的地位抬到诸后宫之上,这一点没有人置疑,但是,这是否表示仁宣太后确定皇后的人选,后世是有争议的,因为,直到八月初三,仁宣太后才将中宫宝印授予谢纹,给予其节制后宫的权力。

    对于其他后宫妃嫔而言,冲击是巨大的,在此前,毫无迹象表明,谢纹得到了太后的宠爱,或者说,谢纹从来都没有表现出任何过人之处,与有“神童才女”之称的尹韫欢相比,更是显得平庸。

    尽管一直以来,由于入宫的次序,谢纹的地位其实是在尹韫欢之上的,但是,在多数人的认识中,尹韫欢更具有后宫之主的气势,再加上谢纹并不完美的出身,可以说,在后宫妃嫔中,谢纹是被孤立的,而在宫人之间,由于紫苏的强势,没有人敢随便表露自己的倾向。

    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谢纹仍然可以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待所有人,在那些人生经历丰富的的宫人中,不乏对她有期待之人,而这次的事件也印证了他们的期待。

    其实,这件事的起因十分微不足道,在那场家宴中,永宁王是主宾,因此,除了阳玄颢与谢纹,其他后宫都认为,这只是为永宁王举行的宴会,也是对永宁王的恩赏,因此,谁都没有想到,紫苏会忽然开口询问:“你们是皇帝嘉礼前纳入的妃嫔,将会承担后进妃嫔的训育之职,你们可清楚何为内宫典范?”

    这句话一出口,所有的后宫都停下动作,面面相觑,不是这个问题太难,而是太简单?

    “都说说。”紫苏指了坐在最末的德淑媛先开口。

    “回太后娘娘,内宫典范是指内廷之中的律令法则,包括《宫法》、《内制》、《内则》、《后训》、《内诫》等。”德淑媛恭敬地起身回禀,却见紫苏没有任何表示,只能行礼坐下,由身边的华美人起身回答。

    一直到谢纹回答前,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事实上,也不能说她们是错误的,毕竟,所谓内宫典范只是称谓,并非什么典籍,而且,顾名思义,她们所说的也确实是后宫妃嫔必须遵行的规矩典范。

    紫苏没有开口,由着那些女孩一一起身回答,这让阳玄颢很不解,也让永宁王很不解,因为紫苏的沉默中已经酝酿着不悦的情绪,这一点永宁王比阳玄颢更为清楚,因此,他也更为不安,毕竟,后宫不是臣子应该涉足的地方。

    轮到谢纹时,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平静,而是紧皱着眉头,一脸犹豫,没有立刻开口。

    “怎么不说?不会是不知道吧?”紫苏冷下脸,话里带着斥责。

    谢纹低头敛衽,声音很轻,不确定地道:“臣妾不知太后娘娘想要的是哪个答案?”

    “哦?”紫苏淡淡地回了一声,“不知道?你就全说一遍!妄加揣测!”还是一句冷斥。

    谢纹这才抬头,开口回答:“回太后娘娘,内宫典范并无明文,方才各位后宫所说确是一种解释。此外,宣祖钦定《慈恩录》,圣烈大皇贵妃有语:‘内宫之中。唯忠贞端谨为言行典范。’成宗皇帝收章懿皇后印绶时,谕旨明书‘违礼乱制,悖语妄加圣烈大皇贵妃,内宫典范,慈恩钦定。’世祖晋静妃为贵妃的册文也说:‘入宫以来,忠贞端谨,内宫典范矣。’因此,臣妾以为,忠贞端谨即为内宫典范。”

    谢纹说着话的时候,就见紫苏轻轻颌首,心下松了口气,知道自己猜对了。

    也就是这番话让紫苏冷冷将其他后宫训斥了一通,要她们“静心研习内宫规制”,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跟着就命宜婕妤担当训育、督促之责。

    家宴结束后,阳玄颢问谢纹:“你怎么会知道那些细枝末节的记录?”

    谢纹一脸不解地回答:“皇上,《慈恩录》是后宫妃嫔必看的,历代的《内起居注》也是啊!”

    这是没错,但是,那些只是规定,明宗时,这些规定已经名存实亡,所以,虽然各殿都有这些书册,却没有哪个妃嫔会去看那些陈年旧书,而且,《慈恩录》的内容十分琐碎,《内起居注》更是一部可以砸死人的大作,鲜少有人能看下去。

    阳玄颢没有怀疑,却不知道,谢纹在低头送驾时,脑中响起的是倩仪在她临入宫前的叮嘱:“太后出身永宁王府,入宫后,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