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章 一九三○年  鲁迅书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9章 一九三○年 (第2/3页)



    〔1〕《观光纪游》日本冈千仞一八八四年游历中国时的日记,十卷,一八八五年自费铅印。一九二九年七月十日李秉中自东京寄赠鲁迅。

    〔2〕《含秀居丛书》日本支那珍籍颁布会在会员内部发行的丛书名。当时已刊行小说《草木春秋》、《禅真后史》、《鼓掌绝尘》等数种。

    〔3〕《草木春秋》小说,清代江洪著(署驷溪云间子集撰),共五卷三十二回。

    〔4〕《禅真后史》小说,系《禅真逸史》的续编,明代方汝浩著,共十集,六十回。

    〔5〕《鼓掌绝尘》小说,题"古吴金木山人编,永兴清心居士校",四集,四十回,首一卷,明版十二本。日本有《含秀居丛书》本。

    300412②致方善境〔1〕善竟先生:蒙赐函及《新声》〔2〕四期,顷已收到,谢谢!先生所作木刻,我以为是大可以发表的,至于木性未熟,则只要刻得多了,便可了然。中国刻工,亦能刻图,其器具及手法,似亦大可研究,以供参考。至于西洋木刻,其器具及刻法,似和中国大不相同,刀有多种,如凿,刻时则卧腕也。

    孙用先生未曾见过,不知其详。通信处是"杭州邮局卜成中先生转",我疑心两者即是一人,就在邮局办事的。《希望》〔3〕顷已寄去。

    PK先生亦未见过,据朋友说,他名徐耘阡〔4〕,信寄"上海四马路开明书店转",大约便能收到。

    LaScie

    coP

    oSeta〔5〕是日本文的杂志,仅在题目之下,有这样一行横文,那两个译者,都是并不懂得世界语的。

    先生前回见寄的几个木刻〔6〕,因未有相当的地方(《奔流》停滞,《朝华》停刊),所以至今未曾发表。近日始将芥川龙之介〔7〕那一个,送到《文艺研究》〔8〕去了,俟印成后,当寄奉也。

    迅启上四月十二夜。

    注释:

    〔1〕方善境笔名焦风,浙江镇海人,世界语和拉丁化新文字工作者,木刻艺术爱好者。

    〔2〕《新声》文艺半月刊,《武汉日报》附刊之一,一九三○年二月十四创刊,共出十期。

    〔3〕《希望》即《希望月刊》,汉口世界语学会会刊,一九三○年一月创刊,一九三二年八月停刊。

    〔4〕徐耘阡(1907?--1937)浙江余姚人。曾在开明书店、神州国光社任职,列名为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的发起人之一。

    〔5〕La.cie

    coP

    oSeta世界语:无产者的科学。

    〔6〕几个木刻据收信人回忆,实为石刻,是三枚分别刻有芥川龙之介、高尔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像的石质图章。

    〔7〕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他的小说《罗生门》、《鼻子》曾由鲁迅翻译,后收入《现代日本小说集》。

    〔8〕《文艺研究》季刊,鲁迅编辑。上海大江书铺出版,仅出一册。版权页署一九三○年二月十五日出版,实则脱期。其中有方善境作的石刻芥川龙之介像。

    300420致郁达夫达夫先生:〔1〕Go

    ki全集内容,价目,出版所,今钞呈,此十六本已需约六十元矣,此后不知尚有多少本。

    将此集翻入中国,也是一件事情,最好是一年中先出十本。此十本中,我知道已有两种(四及五)有人在译,如先生及我各肯认翻两本,在我想必有书坊乐于承印也。

    迅启上四月二十日密斯王均此致候。

    注释:

    〔1〕Go

    ki全集即高尔基全集,日本中村白叶等译,东京改造社出版。

    注释:

    〔1〕300427致胡弦胡弦先生:来信并稿收到。稿已转交。

    前次蒙寄之《赈灾委员》,确曾收到看过,但未用。至于寄还之法,当初悉托北新,后来因其每有不寄者,于是皆由我自寄,挂号与否,却无一定。现在寓中已无积压之稿,则先生所投小说,必已寄出,但由北新抑由自己,是否挂号,则已经毫不记得了。所以实已无从清查,办事纷纭,以致先生终于未曾收到此项稿件,实是抱歉之至。倘见察恕,不胜感荷,专此布复,即颂刻安。

    鲁迅四月廿七。

    注释:

    〔1〕胡弦福建南安人。当时是上海复旦大学文科学生,著有小说《海葬》等。

    300503致李秉中秉中兄:前蒙寄《鼓掌绝尘》,早收到;后又得四月十八日惠书,具悉。天南遯叟〔1〕系清末"新党",颇和日人往来,亦曾游日,但所纪载,以文酒伎乐之事为多,较之《观光纪游》之留意大事,相去远矣。兄之关于《鼓掌绝尘》一文,因与信相连,读后仍纳信封中,友人之代为清理废纸者,不遑细察,竟与他种信札,同遭毁弃,以致无从奉璧,实不胜歉仄,尚希谅察为幸。

    兄所问《大公报》副刊编辑人,和歌〔2〕入门之书籍及较好之日本史三事,我皆不知。至于国内文艺杂志,则实尚无较可观览者。近来颇流行无产文学,出版物不立此为旗帜,世间便以为落伍,而作者殊寥寥。销行颇多者,为《拓荒者》〔3〕,《现代小说》〔4〕,《大众文艺》〔5〕,《萌芽》等,但禁止殆将不远。《语丝》闻亦将以作者星散停刊云。我于《仿徨》之后,未作小说,近常从事于翻译,间有短评,涉及时事,而信口雌黄,颇招悔尤,倘不再自检束,不久或将不能更居上海矣。

    我于前年起,曾编《奔流》,已出十五本,现已停顿半年,似书店不愿更印也,不知何意。

    结婚之事,难言之矣,此中利弊,忆数年前于函中亦曾为兄道及。爱与结婚,确亦天下大事,由此而定,但爱与结婚,则又有他种大事,由此开端,此种大事,则为结婚之前,所未尝想到或遇见者,然此亦人生所必经(倘要结婚),无可如何者也。未婚之前,说亦不解,既解之后,----无可如何。

    国内颇纷纭多事,简直无从说起,生人箝口结舌,尚虞祸及,读明末稗史,情形庶几近之。

    迅启上五月三日令夫人〔6〕均此致候不另。

    注释:

    〔1〕天南遯叟即王韬(1828--1897),别号天南遯叟,江苏长洲(今吴县)人,清末改良主义政治家。主要著作有《弢园文录外编》。一八七九年游历日本,著《扶桑记游》一书。

    〔2〕和歌日本古典诗歌的一种。

    〔3〕《拓荒者》文学月刊,蒋光慈编辑,一九三○年一月在上海创刊。第三期起成为"左联"刊物之一,一九三○年五月出至第一卷第四、五期合刊后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4〕《现代小说》月刊,一九二八年一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年三月出至第三卷第六期停刊。

    〔5〕《大众文艺》月刊,郁达夫、夏莱蒂编辑,一九二八年九月在上海创刊,后为"左联"机关刊物。一九三○年六月出至第二卷第六期停刊。

    〔6〕令夫人指陈瑾琼,北平女子大学音乐系学生,一九二九年五月与李秉中结婚。

    300524致章廷谦矛尘兄:在很以前,当我收到你问我关于"徐夫人"的信的时候,便发了一封回信,其中也略述我的近状。今天收到你廿二的来信,则这一封信好像你并未收到似的。又前曾寄《萌芽》第四期,后得邮局通知,云已被当局扣留。我的寄给你这杂志,可以在孔夫子木主之前起誓,本来毫无"煽动"之意,不过给你看看上海有这么一种刊物而已。现在当局既然如此小心,劳其扣下,所以我此后就不再寄了。

    杭州和北京比起来,以气候与人情而论,是京好。但那边的学界,不知如何。兄如在杭有饭碗,我是不主张变动的,而况又较丰也哉。譬如倘较多十分之六,则即使失了饭碗,也比在北京可以多玩十分之六年也。但有一个紧要条件,总应该积存一点。

    《骆驼草》〔1〕已见过,丁武当系丙文〔2〕无疑,但那一篇短评,实在晦涩不过。以全体而论,也没有《语丝》开始时候那么活泼。

    捉人之说〔3〕,曾经有之,避者确不只达夫一人。但此事似亦不过有些人所想望,而未曾实行。所以现状是各种报上的用笔的攻击,而对于不佞独多,搜集起来,已可以成一小本。但一方面,则实于不佞无伤,北新正以"画影图形"的广告,在卖《鲁迅论》〔4〕,十年以来,不佞无论如何,总于人们有益,岂不悲哉。

    这几年来又颇懂得了不少的"世故",人事无穷,真是学不完也。伏园在巴黎唱歌,想必用法国话,我是----恕我直言----连伏园用绍兴话唱歌,也不信其学得好者也。

    迅上五月廿四日斐君小燕诸兄均此致候不另景宋附问好。

    注释:

    〔1〕《骆驼草》周刊,一九三○年五月在北京创刊,主要撰稿人有周作人、徐祖正、冯文炳等。一九三○年十月出至第二十六期停刊。

    〔2〕丙文指冯文炳(1901--1967),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作家。那一篇短评,即《"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宣言"》,载《骆驼草》周刊第一期(一九三○年五月十二日),署名丁武。

    〔3〕捉人之说指国民党当局开具黑名单准备大逮捕的事。参看300920信及其注〔6〕。

    〔4〕《鲁迅论》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评论文集,李何林编,一九三○年四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300609致李霁野霁野兄:六月三日的信,于九日收到。

    Pa

    fe

    ov〔1〕的《贫民组合》,就是那十个链环的《B

    usski》,《贫民组合》是德文译本所改。后来我收到一个不相识的人的信,说他已在翻译,叫我不要译,我答应了,所以没有译。但他译不译也难说。

    《溃灭》〔2〕我有英德日三种译本,英译本我疑是从德译本重译的,虽然书上并未说明。德文本也叫《十九个》,连包纸上的画都一样。

    BabeL〔3〕的自传,《现代作家自传》〔4〕中有的,但Pa

    fe

    ov没有。

    迅上六月九夜

    注释:

    〔1〕Pa

    fe

    ov潘菲洛夫(Ф.И.ПаНфepОВ,1896--1960),苏联作家。《B

    usski》,通译《磨刀石农庄》,长篇小说。因该书第一部共十章,故称为"十个链环"。该书第一部曾由林淡秋据英译本转译,书名《布鲁斯基》。

    〔2〕《溃灭》即《毁灭》,长篇小说,苏联法捷耶夫著。鲁迅由日译本转译,于一九三一年九月由上海大江书铺初版,译者署名隋洛文;同年十一月补入初版被抽的序跋又以"三闲书屋"名义自费出版,译者署名鲁迅。三种译本,指R.D.Jha

    fues的英译本,Ve

    SagfG

    LiteW

    atu

    u

    dPoSitik出版的德译本和藏原唯人的日译本。

    〔3〕BabeS巴培尔(И.э.БабeЛъ,1894--1941),苏联作家。著有《骑兵队》、《敖德萨故事集》等。

    〔4〕《现代作家自传》即《作家们----现代俄罗斯作家自传和肖像画》,苏联理定编,一九二八年莫斯科现代问题出版社出版。

    300715致许寿裳季帀兄:南京夫子庙前,大约即今之成贤街,旧有江南官书局印书发售。官书局今必已改名,但不知尚有书可买否?乞一查。如有,希索取书目两份见寄为荷。仍由乔峰转。此颂曼福!

    令飞顿首七月十五日300802致方善境善竟先生:六月廿一日来信收到。

    芥川龙之介像,亦系锌板,但因制版不精,所以好像石印了。盖同是锌版,亦大有优劣,其优劣由于照相师及浸蚀师之技术,浸蚀太久则过瘦,太暂则过肥,而书店往往不察优劣,但求价廉,殊可叹也。

    木刻诚为现今切要之技术,但亦只能印数百张,倘须多印,仍要制成锌版。左联中现无此种人材。江小鹣〔1〕之作,看之令人生丑感。《艺苑朝华》制板时,选择颇费苦心,但较之原画,仍远不及,现已出第五本,不知先生已见过否?我们每印千五百本,而售去只五百本,售去之款,又收不回来,第六本大约未必能出了。

    学习木刻,在中国简直无法可想。但西洋则有专授木刻术之学校。小学生也作木刻,为手工之一种也。

    此地杂志停滞之故,原因复杂。举其要端,则有权者先于邮局中没收(不明禁),一面又恐吓出版者。书局虽往往自云传播文化,其实是表面之词。一遇小危险,又难获利,便推托迁延起来,或则停刊了。《萌芽》第六期改名《新地》,已出版,此后恐将停刊。但又有一种月刊在付印,文艺性质较多,名《热风》〔2〕。

    左联对于世界语,尚未曾提及,来信之意,当转致。

    《文艺研究》拟寄奉,但开示地址,系邮箱,不知书籍亦可投入否?希示。或见告可以寄书籍之地址。

    迅启上八月二日

    注释:

    〔1〕江小鹣名新,江苏吴县人,当时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主任。

    〔2〕《热风》此刊后未出版。

    300903①致李秉中秉中兄:来信收到。结婚之后,有所述的现象,是必然的。理想与现实,一定要冲突。

    以译书维持生计,现在是不可能的事。上海秽区,千奇百怪,译者作者,往往为书贾所诳,除非你也是流氓。加以战争及经济关系,书业也颇凋零,故译著者并蒙影响。预定译本,成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