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步到位!  滨江警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一步到位! (第2/3页)

    水上突击队既是我们滨江分局的突击队,更是长航公安局的突击队。小鱼和袁天赋他们今后要承担处置滨江、章家港、熟州港、大仓港乃至东海长江沿线港口、码头和长江口锚地突发警情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他们今后需要应急机动,没一辆这样的车不方便。”

    董政委搞清楚情况,微笑着点点头:“枪支弹药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仔细想想确实需要一辆这样的车。”

    韩渝咧嘴笑道:“玻璃都是防弹的,防护等级跟运钞车一个标准。”

    陈子坤看着突击队的“冲锋车”图纸沉吟道:“难怪在新大楼建设上你非要建地下室呢,原来考虑的也是枪支弹药安全。”

    韩渝猛然想起他和老董是来谈什么的,连忙给远在东海的老领导回了个电话,随即摊开老董带来的新办公楼设计图纸,边看边笑道:“我强烈建议建地下室,不只是考虑到枪支安全,也是考虑到今后怎么组织民警进行射击训练。”

    “韩局,你是说地下室不只是要建枪库,也要建一个靶场?”

    “光有枪,平时不组织射击训练也不行。不然真要是遇上需要开枪的时候,军事素质不行,瞄不好,打不准,误伤了无辜群众怎么办?”

    韩渝顿了顿,接着道:“这是没条件的,如果有条件,我真想一步到位搞两层地下室。一层作为枪库和靶场,一层做停车场。现在没几辆警车,同志们上下班要么开摩托车、要么骑自行车,等将来条件好了警车多了,同志们如果有条件又开私家车上下班,那么多车往哪儿停?”

    董政委忍不住笑道:“家家都买小轿车?”

    “我爸说五十年代,个个都想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也只敢想想,后来很快就实现了。到了六七十年代,人们开始想什么时候才能有‘三转一响’,这个梦想一样很快就实现了。”

    “什么三转一响?”陈子坤好奇地问。

    董政委不等韩渝开口,便掏出香烟笑道:“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和收音机。”

    韩渝点点头,感慨万千地说:“后来的‘万元户’,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后来的VCD、摩托车、BP机、手机乃至电脑,之前只敢想想的最后都变成了现实。总之,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在不断变化的,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别说十年前,就是五年前,我都不敢想象我家能买私家车。可现在真买了,我岳父天天开小轿车接送菡菡上学,国庆节又要开车带我岳母和菡菡回滨江。现在同志们买不起私家车,不等于过几年买不起。到时候车多了,停车就会成问题。”

    姑州经济比滨江发达,章家港和熟州有很多市民买私家车。

    陈子坤觉得韩渝的话有一定道理,紧盯着图纸道:“韩局,这办公楼要么不建,要建就一步到位,地下室搞两层!”

    “我也想搞,关键是哪有这么多钱。”

    “反正要让施工单位垫资,欠两百万是欠,欠四百万也是欠,我们可以先欠着,到时候慢慢还。”

    “也不能欠人家太多钱。”韩渝权衡了一番,笑道:“实在不行我明后天去趟长江大桥建设工地,问问大桥工地有没有用不上的建筑材料。”

    董政委愣了愣,猛然反应过来:“韩局,你是说从长江大桥建设工地拉材料?”

    “我是说人家用不上的那种边角料。”韩渝越想越有道理,嘿嘿笑道:“我们分局的新大楼本来就要建在江边,我回头问问指挥部领导,看能不能把我们分局即将开工的办公楼作为大桥建设的附属设施或者临时用房。”

    一栋办公楼,对长航分局而言投资很大,但相比长江大桥建设工程实在算不上什么。

    人家建一个箱梁预制场,投资都比盖一栋办公楼大,并且一建就是好几个。更别说人家为了建长江大桥,还专门修建了两个专用码头。

    陈子坤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不禁笑道:“赶紧问,就算只能拉点他们用不上的边角料回来,我们也能省很多钱。”

    说起来巧了,韩渝正准备开口,学姐竟打来电话。

    韩渝接通手机,咧嘴笑道:“柠柠,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呢。”

    韩向柠下意识问:“什么事?”

    韩渝简单说了下刚才的想法,韩向柠被搞得啼笑皆非:“敢打长江大桥的主意,你们是不是穷疯了,是不是想去吃牢饭!”

    “什么意思?”

    “以建附属设施或临时用房的名义给你们建办公楼,这跟挪用大桥建设资金有什么区别?如果离得近,现在的临时办公用房到时候可以不拆,移交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