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家产(求双倍月票)  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家产(求双倍月票) (第2/3页)

   除了爱屋及乌的缘故,还因为张若霖性子肖父,看人少挑剔,为人更厚道。

    珠亮话少,不过也在留心席上的人。

    张三爷、张四爷跟三姑爷都比较沉默,对福松也少几分亲近。

    张六爷跟还没有成丁的张七,行事更自在些。

    福松三兄弟都已经成丁,席上也上了黄酒。

    只是不管是客人,还是主人,都没有善饮的,大家点到为止。

    外头传来梆子声,入更了,大家就散了……

    *

    福松三兄弟回到客房,富明道:“只看张六爷的性子,就晓得姚夫人真宽厚,张家的家风不错……”

    虽说子不教父之过,可是真要说起来,打小还是母亲先教导的。

    不出大褶子,往后也不会麻烦到福松这个妹婿与姐夫身上。

    福松将接触的这些张家人想了一下,道:“张三爷跟张二爷性子相似,都是读书人的老毛病,想的多,不如张大爷为人质朴;张四爷许是身体不好的缘故,带了几分怨愤,不过应该跟咱们不相干,瞧着也没有失礼之处;张若霖肖父,这样人口繁茂的人家,这样性情宽厚的性子做当家人正好……”

    珠亮则道:“那位姚姑爷,年岁不大,却带了暮气,精神头不足。”

    福松道:“他十四岁过了童子试,就被张家选为女婿,本想要一鼓作气考中举人后再迎娶,结果两科不第,等到成亲后又下场三、四次,可是连副榜都没有中过,短了心气儿。”

    如今姚姑爷父母早亡,家道中落,携妻儿依附岳家而居,对男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开怀之事……

    *

    正房里,张英跟姚夫人也歇下了。

    老夫老妻也在提及小女婿。

    “福松阿哥恢复宗籍,子孙后代也断了科举之路,那之前给四姐儿预备的嫁妆,就有些不足了……”

    姚夫人说道。

    自打两家定亲,姚夫人就给儿孙来信,让他们学习之余抄书,用来给四姑娘做嫁妆。

    他们这样的人家,书香之族,家族居桐城三百年,晋身士绅也一百五十余年,家中藏书不说破万卷,也差不多了。

    尤其是从五世祖开始,换了门楣,成为书香门第,这应试的书籍也是一代代传下来。

    将这样的书籍挑拣抄录,就是可以传承儿孙的好东西,做嫁妆也体面。

    前三个女儿出嫁的时候,也预备的差不多的东西,等到晒妆出来,各家只有称赞羡慕的,几家亲家也满意的不行。

    若是福松没有恢复宗籍,打算让儿孙科举传家的,这样的嫁妆正好。

    如今有了这变故,就不合适了。

    张英不是刻版的人,晓得嫁妆就是女子的体面。

    不管是京城,还是桐城,都是厚嫁。

    到时候女儿嫁妆薄,没有底气,京城又是富贵之地。

    他想到了被自己叫回家居住的三女儿,想着女婿家只有几亩薄田,压根不够一家人生计,就生了恻隐之心,道:“那就给四姐儿添一个庄子,如今不缺地了,有富裕的,只是当初她三个姐姐没有的,不好单她一个,也给她几个姐姐添上。”

    张英出仕四十来年,京堂就做了将近二十年,在京时生活并不奢靡,因此攒下不少银子。

    他不在京城置产,也不去买古董珍玩,大头都送回桐城买田。

    几十年下来,张家名下的土地翻了数倍。

    儿子是骨肉,女儿也是亲生的,张英积攒这偌大家业,也乐意拿出一部分,贴补给女儿。

    张家总共有四个女儿,都是姚夫人所出,姚夫人自然没有什么不舍得的。

    如今长女、次女跟着丈夫在外任上,日子勉强也过得去了,只有三女儿日子艰难,看不到前路。

    但凡三女婿中个举人,也不用这样煎熬,就算会试落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