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人以群分  我的公公叫康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人以群分 (第2/3页)

地方军政,就留了噶礼问话。

    噶礼道:“前几年梅河泛滥,连年灾荒,百姓多往河南逃荒,沁水知县赵凤诏缓征田赋、召回流亡百姓,鼓励植桑,疏通河道,政绩不菲。”

    地方官外任,都要陛见。

    康熙一听,就有了印象,点头道:“戊辰科进士赵凤诏,其父亦有大才,不错不错。”

    原来这是去年上任的浙江布政使赵申乔之子。

    浙江是天下财赋之地,官员操守最是重要。

    赵申乔就是以为人清廉,得了直隶巡抚李光地的举荐,才升了浙江布政使。

    康熙对赵申乔的印象极好,听着噶礼提及的这个小知县,也颇为满意。

    九阿哥站着听着,想到了高斌。

    要是高斌将香河治理的好,直隶巡抚会在御前大力褒奖么?

    感觉不会。

    对于巡抚大员来说,七品知县压根不入眼。

    真要在御前要保举官员,也得是知府这个级别的。

    这个赵凤诏要么是噶礼的心腹,要么就是噶礼卖人情给赵家。

    赵家父子两人都是二甲进士,已故的赵申乔之父更是官至二品侍郎。

    这也是累宦人家。

    噶礼收了“孝敬”?

    眼见着噶礼举荐这样的手下,康熙很是欣慰,道:“赵家家风清正,赵凤诏父祖都有清廉之名,既是地方父母,当也能清廉自守。”

    噶礼恭敬道:“世宦人家,不是寒门小户出身,自是不差。”

    康熙点头,看了噶礼一眼。

    噶礼所在的董鄂家大二房,也有几分根基。

    要不然世祖朝八旗选秀,也不会选了大二房的格格。

    九阿哥站着双腿发软,听着这君臣对答,思绪越发发散。

    这赵凤诏怕不是好东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汗阿玛这是被忽悠了!

    噶礼是不是故意拿个清官子弟说话?

    然后汗阿玛还以为升官了,还欣赏这样的手下,有了“三节两寿”的孝敬,眼界宽了,开始讲节操了?

    可实际上,噶礼做了地方主官,就更能名正言顺地贪银了的。

    九阿哥是见过噶礼醉后猖狂的,连彭春那样的超品公,军中老将都不放下眼;对新达礼跟齐锡两位堂叔,更是没有丝毫敬意。

    这个噶礼,德行有些问题。

    他吐槽了一回,充当了半天的木头人,将要到午饭了,才得了恩典,从御前退下来。

    噶礼得了恩典,被留下用膳。

    一并被留下的,还有太子。

    九阿哥越发好奇了,凑到四阿哥跟前,小声道:“四哥,噶礼真是汗阿玛奶兄弟么?”

    何德何能,给这样体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