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吾为顾锦年,今日为国立言,扬国威,凝国魂,塑国骨!  大夏文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十四章:吾为顾锦年,今日为国立言,扬国威,凝国魂,塑国骨! (第3/3页)

    他是理性派。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节骨眼,绝对不能打起来。

    此言一出,这帮武将皱着眉头,想要说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毕竟他们说的没错。

    一对一,肯定不怕。

    可一对三,这就不是怕不怕了,而是送死不送死的问题。

    的确没必要。

    养心殿内。

    永盛大帝沉默。

    他心中有怒火。

    可他更加知道的是,杨开说的没错,这帮臣子说的没有错。

    “此事再议。”

    “既然良辰吉日已经错过。”

    “让他们等等。”

    最终,永盛大帝开口,他没有答应,可却没有了拒绝。

    如此。

    这群文官长长吐了口气。

    翌日。

    大夏书院当中。

    后山上。

    顾锦年逐渐醒来。

    他醉了两三天。

    选择性逃避。

    可当醒来后,一道身影出现在他面前。

    是苏文景的身影。

    “文景先生?”

    看着眼前的苏文景,顾锦年稍稍起身,作礼喊了一声。

    “无妨。”

    苏文景负手而立,微微笑道。

    “先生有事?”

    顾锦年好奇问道。

    “没什么事。”

    “只是听闻世子殿下在后山饮酒独醉,过来看一看。”

    苏文景面色温和道。

    此言一出,顾锦年不由略显沉默。

    只是过了一会后,顾锦年开口,有些好奇道。

    “先生,敢问公主是否已经出嫁?”

    顾锦年如此问道。

    “还没。”

    “匈奴国认为册封公主不算,要再加一位真正的公主,嫁给匈奴王。”

    苏文景平静回答。

    可此言一出,顾锦年却不由皱眉。

    “再加一位?”

    “凭什么?”

    顾锦年有些恼火,本以为公主已经出嫁了,可没想到事情有了变化,但并不是往好的地方变化,反而是更差的变化。

    “凭扶罗王朝与大金王朝联手援助匈奴国。”

    “凭你再削匈奴国运,边境已经剑张拔弩,随时开战。”

    “凭大夏王朝无法以一己之力,打败三位敌人。”

    “够吗?”

    苏文景出声,面色依旧温和,道出原因。

    这三个理由。

    的确够。

    甚至说,随便一条都行。

    沉默。

    还是沉默。

    顾锦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

    就是很烦躁。

    很郁闷。

    有一口气,憋在心里。

    出不去。

    道不明。

    也说不清。

    似乎是感受到顾锦年心中的郁闷与烦躁。

    苏文景继续开口。

    “锦年。”

    “在这个世上,一定要懂得规矩。”

    “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守规矩的,和定规矩的。”

    “你守着规矩没有错,可如果你当真不平,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

    苏文景出声,他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开顾锦年心中的结郁。

    不然的话,这件事情会成为顾锦年心中的一根刺。

    将来会出大事。

    大世之争来了,顾锦年面临的不仅仅是同辈天骄,还有许多老一辈的天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恐怖。

    如果顾锦年现在出了问题,以后就更难了。

    “还有一种?”

    “请先生赐教。”

    顾锦年有些惊讶,看向苏文景。

    “打破规矩。”

    苏文景神色变得坚定。

    他望着顾锦年。

    声音震耳发聩。

    “老夫知道,你不满和亲。”

    “为心中之义,可规矩就是规矩,所有人都改变不了,六部尚书,当朝宰相,甚至是你舅舅,也要守着这个规矩。”

    “可有些人,他们生来就是打破规矩的人。”

    “锦年。”

    “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你是老夫见过最特别的人。”

    “老夫相信,你有办法打破这个规矩的。”

    “不要站在常人所站的位置,你要站在不同常人所站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去想解决之法。”

    “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礼部已经开始草拟公文。”

    “陛下虽然没有答应,可基本上也是妥协。”

    “最快三日,最迟七日。”

    “锦年,你好好想清楚。”

    “老夫给你备了一车酒,倘若你无法想出,就大醉七天七夜。”

    “醒来后,一切无事发生,这件事情不怪你。”

    “不过你要铭记,永远不要忘记,用这件事情来鞭策自己。”

    苏文景认真开口。

    说完这些话后,他转身离开。

    没有多说一句话了。

    而这里的确运来了一车的美酒。

    进,打破规则。

    退,大醉七天。

    以此为鞭,日日夜夜记住,使其成长,而不能荒废自我。

    这就是苏文景想表达的意思。

    此时此刻。

    顾锦年无言。

    他依旧靠在大树下,不知该说什么。

    打破规矩。

    如何打破?

    和亲之事。

    本身就没有任何问题,站在国家角度上,这就是没有错的事情,一意孤行,拒绝和亲,先不说其他,自己拿不出道理来。

    谁会搭理自己?

    自己舅舅疼自己,可自己舅舅是皇帝,一个皇帝最希望的是国家太平,最希望的是百姓安康,国家稳定。

    而不是为了自己外甥的一句话,置百姓于水火不顾。

    此题.......无解。

    顾锦年没有去思考问题,而是端起一坛酒,再一次喝下去了。

    又是一日后。

    悬灯司,镇府司,齐齐出手,压制京都内一切乱语。

    两日后。

    永盛大帝没有任何回答。

    但礼部已经开始着手挑选公主。

    三日后。

    太月公主被礼部挑选而出,年仅十七岁,是永盛大帝最小的女儿。

    理论上怎么也不会挑选到她。

    可没有办法,其余几位公主不是嫁人,就是年龄太大了,还有一位公主,体弱多病,这要是出嫁,极有可能死在半路上,所以只能选择太月公主。

    对这一切,永盛大帝没有说一句话。

    连朝会都没有开。

    一切的一切。

    都是由礼部开始处理。

    的确,随着礼部流程下来,定期时间,为十二月三日出嫁。

    为良辰吉日。

    但为了降低影响,从北门出发,不走最热闹的东门,并派官兵周围把守,免得惹来民怒。

    十二月一日。

    皇宫内,有不少哭声,太月公主出嫁,其母哭的撕心裂肺,太月公主本人更是直接昏厥。

    这一日。

    顾锦年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

    十二月二日。

    所有一切全部备好。

    北门早已经有官兵出现,周围被清空,匈奴人也已经在这里等候了。

    子时一过,十二月三日。

    匈奴大皇子,骑乘战马,身披红袍,在北门一直等待着。

    丑时。

    两位公主被送到玉辇内。

    等到未时出发。

    三千人的随从,显得浩浩荡荡,侍女抱着花篮,在两旁等待着吉时。

    那玉辇当中。

    两位公主的哭声不大,因为哭了许多日。

    百姓无法过来,可却能从两旁酒楼看到这一幕。

    气愤之声。

    可悲之声。

    叹息之声汇聚在了一起。

    很屈辱。

    的确很屈辱。

    齐齐木坐在战马上,他目中空无一切,这一刻,他得意万丈。

    而大夏书院。

    顾锦年将最后一坛酒喝完。

    他终于起身了。

    有很多人时刻在关注顾锦年,也知道顾锦年为什么烦恼。

    他们害怕,顾锦年就此沉沦。

    可直到这一刻,看到顾锦年站起身来后,一个个不由满是喜悦。

    他们认为,顾锦年是要有所动作了。

    可没想到的是。

    顾锦年只是回到了房内。

    似乎去酣睡了。

    沉默。

    沉默。

    安静。

    安静。

    书院学子们一个个不知该说什么,他们寄托了很多希望在顾锦年身上。

    可现在,突然之间,他们发现顾锦年似乎......终究是个人。

    他不是神。

    一些大儒夫子看到这一幕后,也不由叹了口气。

    甚至就连苏文景眼神当中也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顾锦年,终究还是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是啊。

    公主出嫁。

    这种事情,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够阻止的。

    但过了一个时辰后。

    突兀之间。

    顾锦年的房门打开了。

    他满脸醉意。

    可怀中抱着一卷书纸。

    朝着书院外走去。

    “世子殿下,您这是要做什么?”

    “世子殿下,您是要去那里?”

    不少学子开口询问。

    可顾锦年没有回答,而是一路前行。

    当下,众人没有啰嗦,一个个跟在顾锦年身后。

    不仅仅是学子,一些夫子大儒也鬼使神差的跟了过去,他们不知道为什么。

    顾锦年虽有醉意。

    可他的目光,却充满着坚定。

    众人知道,要出大事了。

    没有人迟疑。

    纷纷跟了过去。

    这一路上,也有不少读书人,从大夏书院到京都北门,有不少读书人看到了顾锦年,也发现许多人跟着顾锦年。

    一时之间,所有人纷纷跟了过去,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可顾锦年如今已经名扬天下。

    谁不想过去看看热闹?

    大夏皇宫内。

    永盛大帝站在窗前,感受着阳光沐浴,他内心也充满着复杂与纠结。

    他由始至终没有出面。

    没有答应和亲。

    也没有不答应和亲。

    一切都是礼部做的,他知道,但他不想知道。

    一个是意气之争。

    一个是血淋淋的现实。

    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也就在此时,魏闲的声音响起了。

    “陛下。”

    “世子殿下,从大夏书院,直奔北门,抱着一卷宣纸,不知何意。”

    “是否要派人阻拦?”

    魏闲开口。

    “锦年去了北门?”

    “他去做什么?”

    永盛大帝有些惊讶,不知道顾锦年去做什么。

    “回陛下,不清楚,世子殿下好像喝醉了。”

    魏闲开口,他也不清楚。

    听到此话,永盛大帝有些沉默。

    “让他去吧。”

    这是他的回答。

    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了。

    而此时。

    北门当中,有重兵把守。

    可当顾锦年的出现,外带着乌泱泱的读书人,这些官兵一个个脸色难看。

    “大胆,此地不可闯。”

    有将士开口,刀兵对准顾锦年,阻止他入内。

    “放肆,这是世子殿下,别找死。”

    只是,立刻有人出面,是统领级的,直接让众人放下刀兵,一脸恭敬地看向顾锦年。

    镇国公之孙,权势滔天,谁敢阻扰。

    “世子殿下,您这是?”

    统领开口,询问顾锦年。

    然而顾锦年没有理会,而是径直前行。

    不远处。

    为首的齐齐木,听到了这里的声音,听到世子殿下四个字,齐齐木脸色就有些难看,眼神当中是阴冷。

    “不要闹事,再有半个时辰,离开京都,和亲为重。”

    身后的木哈尔开口,看到顾锦年来了,他有些慌张,生怕顾锦年又来闹事。

    不过木已成舟,他也不担心顾锦年闹了。

    再闹?

    这都已经出嫁了,还闹什么?

    听到木哈尔之言,齐齐木皇子点了点头,收敛脸上的阴冷,取而代之是笑容,是嘲弄的笑容。

    下一刻。

    顾锦年来到迎亲队伍面前。

    长龙般的队伍,浩浩荡荡,一切张灯结彩,仿佛是无与伦比的盛世一般。

    而这一刻。

    顾锦年止步了。

    “这不是世子殿下吗?”

    “怎么突然来了?”

    “是来给本皇子庆祝的吗?”

    “带着这么多宣纸,又来写诗吗?”

    “不过,今日无需世子殿下动笔写诗,本皇子即兴作一首诗送给世子殿下。”

    “沙场征战十二年,赢得身后百世名。”

    “诞下皇子普天庆,娶来帝姬把酒言。”

    看着有些醉意的顾锦年,齐齐木内心很爽,他知道顾锦年很气,但他就是要气死顾锦年。

    甚至作了一首酱油诗来恶心顾锦年。

    没有任何水准,可就是单纯为了恶心顾锦年。

    你瞧不起的匈奴人。

    你爷爷最恨的匈奴人。

    今天把你们大夏的公主娶走了。

    而且还是娶两个走了。

    开心吗?

    爽吗?

    我知道你生气,我也知道你怒。

    可你没有办法。

    你无法阻止。

    若你阻止,大夏王朝会迎来更可怕的麻烦,你承担不了,大夏王朝也承担不起。

    所以,有气给我憋着。

    有怒给我忍着。

    这就是大皇子的眼神,他的眼神当中,说明了一切。

    一旁的木哈尔皱眉。

    他已经告诫齐齐木不要闹事。

    可没想到齐齐木还是要闹。

    抬头看了一眼,时辰也快到了,防恐出事,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

    “吉时已到。”

    “公主出嫁。”

    随着声音响起,不明所以的队伍,纷纷开始奏乐了,爆竹声也不断响起,一时之间,显得无比热闹。

    而队伍也开始缓缓行动,敲锣打鼓,爆竹连天。

    可这一刻。

    队伍之前。

    顾锦年缓缓展开手中的宣纸,他无视已经开始移动的队伍。

    而是陷入了自己的思想当中。

    他想明白了。

    准确点来说,他想到了如何打破规矩了。

    此时。

    宣纸在空中漂浮。

    左边,几千才子读书人好奇看着。

    右边,不少百姓在酒楼上望着。

    大夏官员不解。

    匈奴人皱着眉头。

    礼部的人也快速赶来,谁都不知道顾锦年要做什么。

    杨开在不远处望着,他没有上前,想知道顾锦年到底想要做什么。

    刹那间。

    才气化笔。

    顾锦年深吸一口气。

    这些日子的憋屈。

    这些日子的压抑。

    还有这些日子的苦恼。

    在这一刻,全部灌入笔中。

    轰轰轰。

    轰轰轰。

    文府出现,五辆战车浮现在顾锦年身后,才气异象瞬间吸引无数人目光。

    这一刻,璀璨无比的文府,弥漫出汪洋大海一般的才气。

    顾锦年身躯散发光芒。

    伴随着一道洪亮无比的声音。

    “吾乃顾锦年。”

    “今日。”

    “于大夏京都北门。”

    “为大夏王朝。”

    “立下国言。”

    “以此文章,扬我大夏国威,凝我大夏国魂,塑我大夏国骨。”

    “此文,上敬天地,下敬九幽,尊古今往来,一切先贤。”

    声音响起。

    惊动四方。

    恐怖的才气,也在这一刻,瞬间炸开。

    顾锦年,他要为国立言,扬国威,凝国魂,塑国骨。

    这一刻。

    杨开彻底瞪大了眼睛。

    眼中是不可思议。

    相府当中,李善听闻此声,当场愣在原地。

    百官众人,也彻彻底底震撼了。

    镇国公府。

    当顾锦年的声音响起。

    顾老爷子露出欣慰笑容,而后他走到祠堂。

    望着那一块块灵牌,缓缓开口。

    “兄弟们,大哥要为你们报仇了。”

    他露出笑容,流着着笑。

    而皇宫当中。

    这浩瀚无比,却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永盛大帝彻底愣住。

    似一道天雷。

    在他耳边炸响。

    这一刻,京都一切,所有人都被震撼住了。

    --

    --

    --

    --

    这段时间码字一直是码到凌晨,昨天端午节起床后就发现感冒了,好在端午节早就写完了,但一直到今天都是头晕头疼,断断续续睡了一会。

    每次都睡不着,因为今天的更新没写完。

    万幸,十二点之前写完了,就是继续写的话,实在是做不到了。

    七月打算再睡一会,要是起得早,早点写,起得晚,就晚点写,恳请各位读者老爷多多包涵。

    顺手求一波月票。

    然后本章一万五千字,也算是弥补这么晚更新,见谅。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