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0章 最重要的一次机会!(求订阅~月票~)  非正常音乐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70章 最重要的一次机会!(求订阅~月票~) (第2/3页)

zz。

    国内对于这次演奏会的重视程度超出想象。

    而到来的国内各大乐团的乐手们,惊喜之余,也绷紧了全部的心神,如临大敌一般用尽120分的力气去训练,去准备。

    这是为什么?

    因为,卡内基音乐厅对于世界音乐界来说,如皇冠上的那颗最大的宝石。

    更是因为

    这是这几个国内最顶的乐团,首次登陆卡内基音乐厅进行演奏。

    对于国内的交响乐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意义巨大的里程碑。

    是的。

    这次演奏会,看似儿戏,看似离谱。

    但实际上是很多酝酿已久的想法相结合才诞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

    有时候虽然不想过度贬低自己。

    但如果真的走出去,站在,看各自发展。

    会发现,排名没有一点卵用。

    欧美的交响乐,交响乐团,和国内相比,国内处于全方位落后的水准。

    不是一星半点,是全方位。

    甚至于到目前为止。

    国内这几家大型乐团才第一次有机会来到卡耐基演出。

    为什么一定要去国外演奏才能证明自己是最好的呢?

    自信是好事,自大不是。

    承认别人优秀,虚心学习,这也不是舔。

    况且,在古典音乐界来看,还就是这样。

    卡耐基音乐厅就是勐,你那么nb你怎么不在卡耐基演奏呢?是因为看不上吗?

    面试的时候,你就算秀再多知识,没文凭也说明不了什么。

    有能力干嘛不去考,是因为看不上吗?就是玩?

    …

    什么玩意都有评判的标杆,恰巧,卡耐基算是其中之一。

    目的?

    目的就是在于要让灯塔以及世界观众看到中国作曲家的思考和行动!

    展示中国音乐发展的面貌!

    再说了,也并不是因为去国外才能证明什么。

    而是走出去,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积累更多更大的经验,感受更加先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运营,交流艺术上更多的心得。

    是的,国内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脱离实际,还缺乏统一标准。

    国内越好的音乐学院,越倾向于培养独奏人才,乐团?没经验!

    而糟糕一点的音乐专业,相比这种顶级乐团来说,连基本能力都略有差距。

    国内“乐队片段”的相关课程甚至都聊胜于无。

    这也导致了虽然人很多,但发展不起来的原因。

    要知道,都培养独奏去了,那么多人才,真的没实力?

    是有的,甚至极强,天才辈出。

    可他们就是不会合奏。

    而且,就算进入了乐团以后,也依然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带乐团的老师经验不足,很难带出合格的乐团演奏员。

    这是从一开始学习期硬件不足就开始导致的原因。

    再加上国内乐团工资太低了。

    几百万培养花费,拿一个月四千工资?

    对音乐爱是爱,但也得吃饭。

    我明明可以独奏,明明可以进高校体制,为什么要长期呆在乐团?

    所以,乐团人员流动大,也是一个问题。

    团体成员流动大,磨合起来的问题想一想都知道。

    再加上曲目储备慢,排练效率低,强度低。

    国内培养的指挥成活率低,新人客席指挥不动乐团,或者说也不敢太装,让乐团跟着自己风格走,老人有能力,可以,也有特色,但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指挥来指挥乐团,更不会十几年里一个新客席都不请。

    指挥折磨,乐手也折磨,相互折磨死去活来。

    往往来一个糟糕的客席,所有人又要重新开始。

    再加上国内的古典乐发展本来就晚了相当多,甚至照比隔壁霓虹,都晚了一百年。

    是的,一百年,人家小日子都赶上了二十世纪初。

    甚至如果只谈音乐的发展,人家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

    问题极多。

    再加上不少人,哪怕是行业内部人,“能混独奏的还混乐团?”“乐团不是混子吗?”这种离谱思想都很多。

    滥竽充数?

    实际上,有人这么想了,才会有人这么做,才会出现问题。

    所以有个很奇葩的情况存在着。

    混子的乐团混子多多。

    内卷的团卷到头皮发麻。

    乐团里的乐手,也会有很多着名演奏家。

    独奏与合奏,本身就是不一样的东西而已。

    不过,饶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