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9章 差点要被度化的杰哥。(求订阅~月票!)  非正常音乐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229章 差点要被度化的杰哥。(求订阅~月票!) (第2/3页)

 荣赞教授满意的笑了。

    “皆为佛,    但皆为众生。”

    “众生皆苦,佛即是众生!!”

    李少杰点了点头,    但皱了皱眉。

    “那老师,如何理解【一念觉,即佛,一念迷,    即众生】?”

    听到这句话,荣赞教授笑容似乎变得更柔和了。

    “那少杰,我问你,刚刚说的子弟兵......何时算众生,何时算佛呢?!”

    还没等李少杰开口,荣赞教授的话,便似一道灵光,劈中了李少杰。

    “佛,即是觉悟!!”

    说到这里,荣赞教授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众生皆是未觉醒的佛,我佛啊......”

    “是无神论的!!”

    “长久以来,只是在佛教与民间的信仰中,那些拥有觉悟者,被神化成了所谓的漫天神佛罢了,真正的佛,只在于内心坚定的觉悟。”

    荣赞教授忍不住笑了出来。

    是的,他还没说,自己就先笑了。

    “佛不是拜的。”

    “有些人,自己要考试了怕过不去,花钱烧香拜佛,有的人做了坏事心里不安,花钱礼佛,你知道这个在咱们民间叫做什么行为吗?!”

    “这?”

    李少杰一脸卧槽。

    心里出现了两个字,但没敢说。

    “你看,你想到了,但不敢说吧。”

    荣赞教授哈哈大笑。

    “这个行为,在民间,被我们统称为行贿!!那佛真保佑了,那不就变成受贿了?!”

    “哈哈哈哈哈!!”

    在李少杰裂开的表情中,荣赞教授笑的好大声。

    半晌后,笑声止住。

    李少杰继续静静的听着。

    只听荣赞教授正色起来,缓缓的讲道。

    “曾经......有一位叫做妙庄的国王,生有三个女儿。”

    “小女儿妙善,不愿意出嫁,便出家修行。”

    “待到妙庄王重病,久治不愈,眼看就要逝去。”

    “闻言,妙善便割下双手与双眼,治好了妙庄王。”

    “待到妙庄王病愈,来到香山拜谢仙佛之时,才发现,救助自己的原来是自己的小女儿妙善公主。”

    “看到妙善公主已然没有了手眼,悲痛万分的妙庄王向天地呼吁,叩首。”

    “天地为之感动,于是,在天地伟力的作用下,妙善公主长出了千手千眼,这便是.....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宝相庄严的典故。”

    李少杰点了点头。

    但一时尚未明白,为何荣赞教授会讲这种故事。

    “听懂了吗?”

    荣赞教授呵呵一笑。

    “这个故事里,有天地自然,有人,但没有仙佛。”

    “当妙庄王发现救自己的是小女儿时,仙佛即是人,只不过.....这个人,觉悟了。”

    “无手无眼,但有一颗菩提心。”

    “所以,这个觉悟的人,便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李少杰恍然大悟。

    或许,故事漏洞多,令人诟病的多,甚至放在现代人观感里比较违和。

    或者说带有一些封建的色彩。

    但其实,阐述的,便是佛学的内核,一种真正无神论的佛。

    觉悟,即是佛。

    所谓超脱,所谓一念迷,一念觉,讲的便是这个觉悟。

    众生便是未觉醒的佛。

    佛,只是拥有了觉悟的人。

    而这个觉悟,该是何种觉悟呢?

    无非便是起源于“真,善,美”的觉悟罢了。

    李少杰似乎懂了。

    什么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说的并不是放下了屠刀,就可以不顾以往的罪恶成为佛。

    说的,只是走了歧路却愿意向善的人,准备直面自己的罪恶,欣然接受世界对于他的惩罚与审判,并且为之付出忏悔的行动。

    他已经做好了“为自己恶行赎罪”的觉悟。

    而此时,恶贯满盈的他,愿意为恶行赎罪,做过一件恶事,便做一百件善事,然后步入阿鼻地狱,去承受自己恶行带给他人的苦痛。

    这才是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义。

    佛,即是一种真善美的觉悟。

    佛学,是劝人向善的。

    李少杰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师会用这些的事迹去举例子。

    也明白了何为活佛。

    那是因为,愿意拯救同胞的他们,此时的内心,即是充满了觉悟的真善美。

    佛,这是翻译过来的。

    其实,buddha这个梵语的本意,便是“觉悟者”!!

    修佛,是明心见性修自身德行的过程。

    第一阶段,阿罗汉,即是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

    习得智慧!

    第二阶段,菩萨,即是以无上智慧,以菩提心,慈悲化众生。

    修心,真善美!

    第三阶段,才是佛,也便是“觉悟者”。

    即为圆满觉悟!

    佛教或许会神化佛的形象,供人膜拜。

    但佛学里,没有神,只有一个个觉悟者,先驱者。

    是领路人,却并非是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