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请见  红楼之庶子风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五十七章 请见 (第2/3页)

平儿姐姐再见!”

    说罢,折身离去。

    待贾琮离去后,平儿身后一媳妇忍不住叹道:“琮三爷虽然肖母,长的愈发清秀了,可面上怎地一点女孩子气都没有。

    看起来倒有股子威气,真真说不通……”

    另一婆子道:“他这相貌要是再有女孩子气,倒不庄重了,容易叫人想歪了去。

    可他现在这幅气概,反而让人愈发觉得不俗呢。”

    平儿听着身边婆妇们的议论没有说话,眼中闪过一抹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悸动。

    ……

    贾府自正门而入,乃是正院。

    正院之西,为贾政外书房。

    再往北进仪门,便是向南大厅,又叫仪厅。

    这里是贾政寻常会宴宾客之地,足够高大宽绰。

    只是,当宾客地位极高,或是德望极重时,只一仪厅,就不够用了。

    这时再往北,进了内仪门,就可见一座轩昂壮丽的大宅。

    便是荣禧堂,从內仪门有一甬道直通此处。

    此刻堂外廊下,十二位青衣小厮,毕恭毕敬的垂手侍立着。

    鸦雀无声,随时等候吩咐。

    又有十二名身着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托着银制托盘,将一份份果味珍馐,并香茗美酒送入堂内。

    进入堂内,抬头迎面可见一赤金九龙青地大匾。

    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正是“荣禧堂”。

    后还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

    匾下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壁上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

    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此刻,原本常年保持宁静的荣禧堂内,却充满了热闹人声。

    不过并不算喧嚣,只是闲聊。

    “存周啊,贾家义学存世百年。

    国朝还未鼎定之时,初代荣国就已经着手建立。

    历时悠远,也人才辈出。

    你又何必太过自谦?”

    堂内前方主座上,宋岩含笑对贾政道。

    众人此刻的话题,便是从贾家义学谈起。

    因为贾政是东道,因此他与地位最高的宋岩坐在主座上。

    工部侍郎曹永及国子监祭酒分坐左右首座。

    再往下才是工部郎中赵钱孙李等人。

    满堂二十余人,倒将交椅坐尽仍不够,又有小厮取来几椅布置妥当。

    听闻宋岩之言,贾政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摇头苦笑道:“不瞒松禅公,勋贵子弟,纨绔膏粱居多,多不成器。

    贾家义学所立,初衷也只是为了约束族内子弟,不得仗势欺人,胡作非为。

    贾家族学塾掌,乃代字辈太爷,为人方正严厉,但于经学一道,并不出众,也无甚功名。

    只求族中子弟能做到闻德,知礼,非祸。”

    “闻德,知礼,非祸……”

    宋岩轻声复述一遍后,眼中多了几分郑重之色。

    下首曹永、李儒对视一眼,都能看出彼此眼中的讶然。

    曹永感叹道:“我原还道贾家族学虽长久,但少见举业英才,便以为庸然……

    不想今日所闻,才知是吾目光疏漏短浅,不知贾家义学教义之明也。

    闻德、知礼、非祸。

    勋贵子弟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