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章 全靠自己  大秦守夜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十八章 全靠自己 (第2/3页)

安不禁笑道:“钰儿他爹要五十个,我打算给他一百个。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再教半年,我甚至打算过段时间带着他们游学。”

    韩士枚笑问道:“游学?”

    韩平安解释道:“不走远,先在安西转转,最多走到北庭,让他们见见世面,顺便请钰儿她爹和使府的长史、司马和各镇的镇使、参军给他们讲讲学。”

    “大将军会讲什么?”

    “讲行军打仗,其实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说了算的武将文官见见我叶勒府学的学子。”

    “你想帮那些学童谋官?”

    “不一定非要做官,做吏员就可以了。他们还小,需要历练。”

    “三郎,你这是打算桃李满安西!”

    “北庭如果需要人才,我可以送一千个过去。”

    西域最缺的就是人才,能想象到他带着聪慧的学童转一圈,那些亟需人才的镇将肯定会提出留下几个。

    韩士枚没想到儿子会这么玩,低声问:“三郎,你究竟想做什么。”

    “爹,你应该问我究竟担心什么。”

    “你担心什么。”

    “安乐山圣眷太隆,朝中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再加上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和支持他的那些粟特商人蛊惑,他不反也得反,早晚都要反。”

    韩平安深吸口气,接着道:“他要是反了,天子肯定会从陇右、河西乃至北庭、安西调兵平乱。陇右、河西一旦空虚,已经蚕食了吐古浑的吐蕃一定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韩士枚凝重地说:“陇右、河西一旦有失,我们就跟麻扎塔塔一样孤悬在外!”

    “说到底还是人啊,要是前些年能从关内移二三十万百姓过来,我们哪用得着担心吐蕃、大食和回纥,可这么多年没往西域移多少百姓,所以我们要做最坏打算。”

    “相距那么远,移二三十万百姓过来需要多少粮草?况且故土难移,但凡有条活路,谁愿意背井离乡。”

    “从关内招募百姓不现实,但吐蕃真要是有一天趁关内战乱大举进犯陇右河西,我们就能以北庭为支点,想办法多救一些陇右、河西的百姓。”

    “北庭不是安西,我们说了不算。”

    “我们是在救人,大不了带回来安置。”

    “土地是够,但那要多少粮啊。”

    “所以接下来三五年,我会拼命的开荒,拼命的种粮。”

    覆巢之下无完卵。

    儿子说的这些既是国事一样是家事。

    韩士枚不认为儿子是在杞人忧天,沉默了片刻,问道:“叶勒能养多少人。”

    “有假道长在,养百十万人应该没问题。”

    韩平安笑了笑,又胸有成竹地说:“但粮再多转运起来却不容易,我打算借游学的机会去各镇看看,能不能租点田地召集人去开荒。只要田租合适,肯定有人愿意租给我耕种。”

    儿子说的是大事,要做的更是大事。

    难道有李家的血脉,只要生下来就能干大事?

    韩士枚不由想起他娘,喃喃地说:“既然这样,爹更应该去龟疏。”

    老爹这是打算去龟疏帮自己,韩平安暗暗感慨,沉吟道:“爹,要是大郎二郎想出仕又没门路,不妨让他们来帮我。”

    “叶勒部是你的,是你使君爷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