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节 挖沟冠军  张曼新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三节 挖沟冠军 (第1/3页)

    五斗沟,是前进农场地面上的一条重要水渠。为了加快挖掘进度,精明的领导在一千人的施工现场摆起擂台。工地上,彩旗猎猎,号召性很强的宣传板报争奇斗艳,有线喇叭一刻不停地宣传鼓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而最激动人心的则是每天评比出一个挖沟冠军,戴红花,上光荣榜,广播喇叭亮亮地响着他的名字,一时间成为整个工地的英雄。

    冠军,《汉语词典》的注释为:“谓其卓越冠于诸军之上”。显然带有明确的拼搏内涵,并有一种残酷的悲壮。

    挖沟,属于雄性的战场。

    争胜斗勇,是男人的天性。

    性格要强的张曼新,决心在挖沟的擂台上,与上千个膂力过人的汉子较量,从而独占鳌头,荣登冠军宝座。

    这是在一九六五年的十月。

    有的读者或许会问:张曼新不是在八队当统计员么,怎么如今挥镐舞锹地干起力气活了呢?

    深谙内情的人知道,在一九六五年初,全国开展的“四清”运动进入扫尾阶段,绝大部分干部已经“下楼洗澡”,大概地处西北的前进农场颇有些“山高皇帝远”,到了“四清”扫尾阶段才搞“人人过关”。按说,张曼新是个统计员,不属“四清”中干部的“洗澡”行列,可是许多中国人生性好大喜功,往往什么运动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次干部“下楼洗澡”中这么一“过”,就把张曼新“过”在“洗澡”的队列里了。他经过多次地反复地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才挖空心思地想起在任统计员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有时候饿了,在食堂里吃块豆饼,有时候到田里掰个玉米,有时候拔棵菜。殊不知,他这么一交代不要紧,“四清”工作组就给他精确地算了一笔账:从他一九六二年到食堂吃了一块豆饼算起到一九六五年初,把多吃多占的土豆、白菜、玉米等等加在一起,总共合二十三元人民币。

    最后给他的惩处是:罢免统计员职务,到农田参加劳动。

    张曼新对于这种惩罚感到有些委屈。谁不知道,他担任统计这几年,年年被评为整个前进农场的统计标兵,并且还荣耀地被授予“贺兰山下一枝花”的称号。因为在食堂里吃了块豆饼,就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处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