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9 大结局(上)  吉时已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269 大结局(上) (第1/3页)

    风波消定中,新帝登基,改年号观宁。

    军中与朝堂之上,对各处叛军与李蔚党羽的清算发落,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储君归朝登基,李蔚伏法,卢龙军守于京师之外,京畿防卫已然修复得密不透风——如此之下,纵是此前有异心者,见势亦只能将爪牙无声收回藏好。

    李蔚断臂疯颠,勉强留得一口气在,已被贬为庶人,囚于消业寺内,至死不得出。

    其义子韶言,得萧牧与衡玉为其求情,并陈明其营救太子之功,因而得以免去株连之余,并论功行赏之下,被新帝特封为长宁伯,仍赐居京中。

    朝臣皆赞新帝赏罚分明。

    长宁伯并无实职,这赏罚分明之下,纵有为长久而计,却也无可厚非。

    除此之外,此前被李蔚罗织罪名遭其迫害的各处官员,多已官复原职,亦或擢升补缺。

    眼看着大大小小该赏的都赏了,便连那“死而复生”、据说此前被定北侯逼着做了场交易的突厥使臣伽阙,也带着赏赐与免贡文书离了京去,众朝臣心底不免犯起了嘀咕——新帝怎还没提及要赏赐定北侯之事呢?

    在此番平定李蔚之乱中,定北侯功劳最甚,此乃有目共睹毫无争议的事实——

    总不能是……正因定北侯功劳过甚,权势威望过重,新帝生出了忌惮猜忌之心,这便急着要行兔死狗烹之举了?!

    新帝糊涂啊!

    这如何使得?

    风波初定,定北侯之举可见忠心,新帝若于此时过河拆桥,且不说不是人干的事,单是这后果便无人能受得住!

    刚送走了一个李蔚,大盛江山朝堂可是经不起第二回折腾了!

    尚且心有余悸的众大臣前所未有地明事理,先后于朝上或明或暗地提醒着新帝行赏于定北侯——

    然新帝只一句话:“不急。”

    怎么能不急?

    卢龙军还在城外守着!

    众臣心焦间,去寻了姜令公。

    姜令公倒与新帝那区区“不急”二字不同,好歹是给了他们三个字——

    “急什么。”

    “!!”众臣险些仰倒。

    直到次日早朝之上,忽有一道圣谕下达——

    新帝命御史台三院与大理寺及刑部,重审舒国公府旧案!

    朝臣们皆惊惑难当。

    他们当中,但凡是有些资历的老人,皆知新帝少时曾与舒国公之子情谊深厚,且此前舒国公出事时,太子便曾屡屡冒死辨言求情——

    而舒国公一案,纵无人敢提,然平心而论,的确有疑点在……

    新君欲重审此案,细想之下,也不算太过出人意料……只是,为何会在此时?

    眼下新帝不过初登基而已,百乱待定,尚有诸多急务需要料理,为何偏要于这百忙之中,急着去重审这么一桩必会引起轰动的旧案?

    九年都等了,何必急于此一时呢?

    官员们暗暗交换眼神罢,正有人斟酌着欲出言劝阻时,只见为首的姜令公出列道:“陛下圣明。”

    百官:“?”

    行吧。

    遂齐呼“圣明”。

    新帝下旨重审时家旧案一事,很快从宫中传到了民间。

    若谈起其它已时隔九年的旧案,寻常百姓必是早已不知从何记起,但这一桩不同——

    虽隔九年,却恍若昨日。

    当年时家一案,实在太过轰动,纵有朝廷严令禁止不允提及半字,但仍无比深浓沉重地拓印在了京师百姓心间——

    高呼“新帝圣明”的声音,几乎传遍了每一条街巷,案情未明,但世人心间却仿佛已有答案。

    或者说,那答案一直都在。

    纵是陈年旧案,当年的一切多被抹去,但因有两名关键的证人在,真相便也很快明朗在了世人面前——

    此番严军师等人入京之际,暗中带上了去年为萧牧所擒的璇浦——

    朝臣多感意外不解,分明此前先皇曾着钦差前去北地讨要此人之际,定北侯声称此人已死……原来竟是推脱的假话?

    可定北侯为何要将此人私自扣下?

    至于此中定北侯是否涉欺君之嫌……那个……似乎,并不是现下最紧要的!

    最紧要的是,这璇浦竟供出了当年与人合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