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7章 鸿沟!  逆袭1988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647章 鸿沟! (第2/3页)

商、小作坊等行业。那个时候,财富的最高定义,万元户,几乎都集中在这个领域。

    1980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前三名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和厨师,而后三名是科学家、医生和教师。

    那个年代,出租车司机是真的赚钱,在人均工资不过百元时,他们的月收入高达三千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在人均工资3000块钱的时候,他们可以赚到10万左右!

    因为个体户这么赚钱,一时间全民下海成了一股潮流,连县署的署长都辞职下海了。

    新兴的老板大多学历低,知识低,因为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参与人数最多,所以知识无用的理论已经风靡一时。

    而在国外,外国人从来不相信知识无用的理论。因为他们没有80年代我国小学文化发家致富的老板阶层。

    1980年代,最惨的知识分子成了下海的主力军。他们辛苦读书十几年,还不如小学毕业!读完博士出来做原子弹还不如一个卖茶叶蛋的赚得多。

    这种明显不公平的待遇,让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损失巨大,只要辞职下海,做什么都比做技术好。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从1990年代开始,我国的高层有意识地全面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在经历了 1980年代近 10年的疯狂之后,个体经营者的数量也已经严重饱和。高速发展的我国经济最急需的不再是低端的体力劳动者,而是技术人才。

    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于过去十年的大量亏损,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薄弱导致供给不足,以及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而涌现的大量公司。这导致了供应的巨大短缺,并推动了技术人员工资的快速增长。考上大学,成为白领,就是孝敬祖先的代名词。知识分子不再被鄙视,高考成了鲤鱼跃龙门的捷径。

    1990年代是知识分子翻身的时代。一方面,供应的巨大短缺导致技术人员工资快速上涨。另一方面,1990年代外资大举进入我国,但符合外企要求的人才太少。一开始,很多人对去外企工作持怀疑态度。

    因此,外国公司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工作,很多人都以进外企工作为荣。

    从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经验可以推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供求关系是决定工资的最重要因素。

    然而,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的黄金十年,也即将过去。

    进入2000年,我国教育改革后,大学扩招,大量的大学生很快就挤满了各种招聘会。

    大学生变得一文不值,连馄饨都得自己找。

    不仅技术人员不缺,而且马上就饱和了。

    这个阶段,不缺体力劳动者,不缺技术人员,就连外企的工资都没有优势。大量毕业生都在争着考公务员,因这是最好的职业。

    考上公务员,就是得到一份铁饭碗的工作,无论是单位还是国企,都可以接受。只要你进去,最坏的情况下你可以得到一份体面的薪水和福利。运气好的话,可以拿到一官半职,那样生活就更加滋润了。

    十年似乎是一个轮回,也是宿命。

    再过十年,2010年后,it业、金融业崛起,成了香饽饽。

    十年的周期其实是一个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