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章第四次工业革命  重生科技学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八十章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2/3页)

    “一些机械制造业和低端制造业,不适合京城,能及早转移就及早转移出去,如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都取得突破,未来几年都会逐步普及开来,不仅仅如此,生命科技、5G、可控核聚变等都会应运而生,京城可以加大外围的生态建设,工业则以互联网科技、生命科技、高端制造业为主,甚至连高端制造业都没什么需要保留,而是以科研为主!”秦元清说道。

    “高素质人才,才是属于京城的未来!”秦元清说道。

    在秦元清看来,产业转移是历史大势,一线城市、东部沿海地区的低端产业都会往中西部转移或者往东南亚转移,因为这一类的工业附加值太低了,对于人工成本很依赖。

    当然也不可能全部转移到东南亚,因为低端制造业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要是没有这些低端制造业,华夏庞大的底层人民将会有大量人失业。

    而目前来说,中高端制造业分布在东北三省、皖省等地方,东部沿海地区也在进行着产业转移,升级工业。

    目前华夏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阵痛中,一部分企业主适应不了时代开始破产关闭,一些人则是回乡反流。

    而西安、成都等地依靠着航空制造业,发展非常迅猛,形成了区域中心,成为中西部大开发的发展引擎。东北三省,则是依托于航空制造业、机械制造业、汽车产业及农业,成为如今华夏经济最活跃的地方。

    魔都依旧耀眼,在成为华夏金融中心后,开始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在与鹏城的竞争中已经取得先机了。羊城、鹏城则是民营企业的大本营,靠着前期的优势与积累,进行着工业升级,科技、中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为主,辐射整个东南亚,甚至那里的超算中心,也是为东南亚和南亚提供大数据服务。

    秦元清其实认为,京城是适合发展旅游、文化、政治、科技、教育以及研发中心,制造业并不适合京城。

    陈校长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作为即将赴任,这段时间陈校长实际上也是对于京城发展有所思考。

    京城的地位,实际上是有些尴尬的,京津唐中心虽然得利于中高端制造业的突破,发展一摆颓势,丝毫不下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但是京津唐也有一个弱势,那就是气候,降雨量并不高,使得水资源不足以支撑太多的人口。

    而且中原省、冀省等地方以前穷得跟鬼似的,人口又多,现在开始发挥着人工成本的优势,使得不少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出现自发的转移。

    “秦院士,你刚才所说的可控核聚变,大概什么时候能实现?”陈校长问道。

    “约莫十年左右时间,目前处于可控核聚变诞生的前夕。”秦元清淡笑说道:“以前我曾经说过,可控核聚变从理论上已经没有问题了,现在就是积累问题,相关材料、技术人类还有待积累。”

    “陈校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