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1章 宋挥玉斧  终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401章 宋挥玉斧 (第2/3页)

妥了。”

    “不知何处欠妥?”

    易士英抬手指了指,  道:“筑凌霄城,  为的便是据险要之地以拒蒙军。岂有化险峻为通途之理?”

    李瑕道:“有一事我始终未想明白。蒙军攻入大理,  据称死于瘴气者十万人,  便当是夸口之言,但忽必烈攻下大理后很快北返,  近年来,大理蒙军与滇地诸部鏖战,入蜀南、攻自杞、攻交趾、攻罗氏鬼国,  伤亡惨重,所余不到万人。为何朝廷宁花大力气筑凌霄城,  而不试着反攻大理?”

    “岂是易事?大理君臣皆降,兵将皆已效忠蒙古。”

    “然大理人心未降,  今岁舍利佛揭竿起事,聚众二十万人。若有我大宋官军配合,  未必不能将蒙军从西南驱逐。”

    易士英沉默了一会,缓缓道:“我大宋立国初年,王全斌平定四川,曾献地图于朝廷,谏言乘势取大理国。当时,太祖皇帝手执玉斧,划地图之大渡河,  言‘此外非吾有也’,近三百年来,我大宋从未向大理动兵。”

    “因祖训而不出兵,岂非荒唐?如今大理已在蒙古治下……”

    “其中自有因由,  太祖皇帝实鉴于唐与南诏之事。南诏附唐、叛唐反复,甚至一度攻破成都,唐大兴发兵伐南诏,双双灭国,遂有‘唐之祸基于南诏’之说。为何?因滇南地势险峻……”

    “滇南地势险峻?蒙军为何不怕地势险峻……”

    “此等大事,自有官家与庙堂诸公定夺,非你我一介地方官……”

    两人互相打断了对方几句话之后,李瑕忽然道:“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蒙蒙跨革囊……说来说去,就是这大宋朝廷骨子里的软弱与不思上进。”

    易士英愣住。

    他是真的愣住了,完全没想到李瑕会突然间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

    所谓“汉习楼船”,汉武帝发兵征伐西南,被洱海相阻,而土著熟悉水战。汉武帝遂在长安仿造滇池、开凿出一个“昆明池”练水师,最后派郭昌领军入滇,设立益州郡,统治云南。

    所谓“唐标铁柱”,唐朝与吐蕃争夺四川边境及洱海时,唐中宗遣唐九征为讨击使,击毁吐蕃城堡、切断了吐蕃与洱海的通道。唐军大胜,勒石建碑,以记唐朝对洱海地域的有效统治。

    所谓“元跨革囊”,忽必烈南征大理,过大渡河后,为金沙江所阻,命令将士杀死牛羊,将牛羊皮吹成革囊,强渡大江。

    汉唐之强、蒙古之强,首先便是这一往无前的决心、无可阻挡的霸道。

    唯有宋,挥玉斧以划大渡河,此外非吾有也,遂西南不通中州三百年。

    ……

    这些典故,易士英都知道,但却是第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