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争执  终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112章 争执 (第2/3页)

    “呃……哈哈,《静夜思》确实精巧,你这诗风,一看就是研习李太白之诗作。”

    “我觉得,伯虎诗中之志,最像是杜工部《饮中八仙歌》里的李太白,所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伯虎,你是如何学诗的?”

    李瑕很诚恳道:“我不懂诗词,只是脑子里有,随口念出来。”

    “这……”

    几个太学生一滞,感慨不已。

    “只能说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

    “诗词一道最讲天赋,伯虎有这等天赋……”

    黄镛话到一半,又看到了李瑕的画,忽觉上苍十分公平。

    好不容易,他们从李白谈到苏轼,又从辛弃疾谈到刘克庄……终于再次开始抨击时政。

    “说到刘公,我深恨史弥远、史嵩之叔侄,先后为权相,祸国殃民!”

    “不错,一场‘江湖诗祸’迫害了多少忠良义士?刘公不过因《落梅》诗中‘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一句,被诬告谤讪时政,因此赋闲十年,此为大宋之失。”

    “史嵩之尸大臣之位、徼起复之命、坏祖宗之法,呸!”

    “左相与史嵩之斗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斗倒了史嵩之,又来了个丁大全,唉。”

    “是啊,时事艰难,不仅权臣、奸党、宦官,还有武将也与左相争权夺势,当年赵葵也是……”

    “赵葵?”李瑕忽然认真起来。

    他终于听到了“赵葵”二字。

    因杨果说过,那份让宋廷去开封拿情报的消息是递给了赵葵。

    见李瑕感兴趣,几个书生讨论得更加热烈。

    “当年才灭金国,赵葵便上疏请战收复金国,结果端平一败,自此淮间无宁日,可恨!”

    “宰相须用读书人,至理名言。赵葵不事科举,妄议朝政,祸国殃民。”

    “他素来与左相意见不和,为战功而主战,不争权才怪。”

    “主战?要有兵有粮才能战,端平一战,败得一榻糊涂,还不足以说明武夫不能成事吗?”

    “边境兵祸连绵,田土荒芜、民不聊生,若非端平之失,何至于此?”

    “可惜了左相呕心沥血……”

    黄镛忽然道:“诸生所言不错,但我认为,左相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逼杀余玠。”

    李瑕一愣,转过头,问道:“是左相逼杀了余玠?”

    黄镛叹息一声,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