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汴梁时月 第三十二章 这官当得没有滋味了  北宋大相公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汴梁时月 第三十二章 这官当得没有滋味了 (第2/3页)



    “呃……我去跟曹国舅谈了点事情。”陆垚本来想说自己和苏轼一起参加文人聚会去了,但是他去曹国舅的事情好像所有人都知道了,这谎也不能撒啊。

    陆盱好想发火,现在他处在文德殿只能忍了下来,本来已经风平浪静的事情,自己这个倒霉儿子又去招惹曹家干嘛,想想就头疼,明天韩永合肯定又要寻他吵架。

    “等回家我们再好好谈谈。”陆盱咬牙切齿的警告。

    赵祯没有听到他们父子二人的悄悄话,又笑道:“多亏了陆二郎的提议,宫中在前几日朕就已经知道岩盐经过陆二郎的办法之后是能进行食用的,到今日才将陆二郎找来就是为了等登州那边的消息。陆二郎你来看看登州来到的奏报。”

    从宦官的手中接过奏折之后,陆垚细细地看着。

    前面都是一通夸赞赵祯的话,什么天降祥瑞啊,什么大宋之福,什么赵祯是千古第一明君啊,到最后才说到晒盐法完全正确,而且一个盐池产出的盐属实不少,一亩能出六石。这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当时登州知州杨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连鞋袜都没有穿好就跑到了盐池,捧着雪白的海盐猛吃了一口,站在盐池边傻笑了一天。

    陆垚合起奏折,行礼道:“恭喜官家又得一制盐之法,官家心系百姓,此等仁爱千古未有。”

    赵祯笑道:“别再恭维朕了,这功劳还是属于陆二郎你的,说吧想要朕给你什么赏赐。”

    “不。”陆垚认真的道:“草民是真的钦佩官家,如果没有官家的爱民之心,草民怎么有机会在官家面前献上制盐之法,正是因为官家的爱民之心,才能有此策。我对于官家的敬佩那是如滔滔流水绵延不绝。我自小就听见父亲在耳边说官家是如何的好,当时心中尚有疑虑。此事之后我才意识到官家的好要比父亲说得好上一百倍,这功劳当数官家,我不过是平时胡乱猜想而已,当不得如此功劳,也无颜接受官家的赏赐。”

    一通马屁拍下来,连赵祯都感觉晕乎乎的,自己真的有陆垚说得那般好,想必也有几分真的吧。

    包拯最看不惯这种阿谀奉承的人,朝着陆垚大骂道:“你这小儿莫要在这里妖言惑众,官家仁爱天下皆知,又何须你来这里吹捧。”

    陆垚暗叹原来包拯才是拍马屁的好手,拍马屁于无形,实在是佩服佩服。

    赵祯摆摆手说道:“包卿家说得有些过来,毕竟陆二郎今日也算是功臣,怎么能如此说他,再说他还只是一个少年稍许失言之处我们这么做长辈的也需要多包容一些。”

    “诺”,包拯应了一声之后,双手握着笏板,老神在在地坐在座椅上,仿佛刚才的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罪既罚,有功既赏,陆二郎这是你的功劳就该赏赐予你,推托不得,你现在没有官身就没加官一说,而且此等惠及万民的大功定是要晋爵的。朕想过了,不如封你一个县子如何?”

    北宋的爵位和唐朝的爵位大致相同。最低等是开国男,依次是子爵,伯爵,侯爵,公爵,最后是王爵。

    宋朝比唐朝多了为王,郡公和开国公这三个爵位。

    而赵祯想封陆垚为开国县子为正五品,不可谓不高,他的父亲陆盱户部侍郎也才是正四品下的官。

    他献出的制盐之法就相当于陆盱奋斗了十年。

    这赏赐太大了,陆垚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