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重回哀牢山(上)  褚时健: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八章 重回哀牢山(上) (第2/3页)

土地是从水塘镇政府手中租来的,当时签订的合同租期为30年,租金每年28万元。后来去果园采访的各路记者,都觉得这是个便宜得不能再便宜的价格,其实当初褚家人决定承包这个山头的时候,它的面貌和现在有天壤之别。水塘镇镇长刀文高多年之后对采访他的南方某刊物记者介绍说:“这片山地是‘雷响地’——完全靠天吃饭的地,当年是镇办企业用来种植甘蔗的。由于长期不轮作、土壤板结、肥力差、灌溉水源和设施严重不足、甘蔗施肥和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甘蔗单产长年在三吨以下,扣除种植成本后,平均每亩田年收入不到80元。给他的租金相当于每亩100元,还赚了20元。”

    不管镇里的领导怎么看,新寨村的农民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这片山头世世代代都是他们在耕种,直到1969年,为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农业学大寨”,由当时的水塘公社投资水管、路、电,新寨村民投工投劳,建起了甘蔗林,这片山地才成了镇里的。此后这片山地被镇属企业占用,因为一直亏损,新寨村村民们拿不到企业补偿的土地租金。现在和金泰公司签了合同,公司每年付给镇上二十多万元租金,这些土地算是真正有了收入。不过这笔钱原先到不了村里,商到2009年,村里才从镇里争取到了40%的租金。新寨村的老主任白文贵说:“这里是我们祖辈的地,我们要把租金全部拿回来才合理。”他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村民的意思。

    褚时健深矢口农民对土地的情感,从一开始处理土地和水源的关系时,他便要求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办事情要合情合理,各方面都要有好处,事情才能办得成,才能办长久。基于这个原则,金泰公司小心谨慎地平衡和处理着与当地政府和农户的关系。

    寻找水源

    有了土地,这只是理想照进现实的第一步。

    一个2800亩面积的果园,在当地老百姓眼中,俨然一个庞然大物,对于刚刚起步的金泰公司又何尝不是。总经理马静芬虽说当过厂绿化科的科长,但她毕竟只是熟悉园林花木,一个大型果园到底要怎么搞,还得褚时健出主意。水塘镇的领导认为褚时健选择在这里建果园,必然经过了精心的考量。“有句话是‘衷牢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以红河为界的东西两边,水塘镇这边属于河西,雨水只往这边下。”这是当时的镇长刀文高对《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说的话。

    那么,水塘镇所属的这些梁子真的不缺水吗?褚时健不相信别人的判断,在重大的事情上,他从不放手,这是他几十年管理企业总结的经验。上山下河,摸排调研,褚时健跑遍了戛洒、水塘交界地段的沟沟坎坎,他那辆越野车在山路上扬起的尘土如一条翻滚的黄龙,久久未消散。没有路的地方就爬山,野草丛生的甘蔗地很难行走,跟他一起看地找水的人,不得不佩服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褚时健何尝不累,那段时间,他常常累得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两颊瘦得出现了深深的竖纹,像两条长长的酒窝。可是他不敢停下脚步,他心里着急。他知道,身边的人并不明白他到底想要建一个什么样的果园,这个果园将用什么方法管理,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实现心中的蓝图,必须打好基础,对于一位76岁的老人,这也许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搏,苦和累算得了什么?

    还有更深层面的东西,褚时健自己都不愿去想它,那就是他引以为傲的能力。入狱几年,失去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时间,而是尊严。褚时健是个高傲的人,他内心强大到不能容忍别人的同情。他不喜欢别人带着同情怜悯的神情走进他的家门,也不打算把过往的教训当成一个大包袱扛一辈子,而是要吸取教训,着眼未来。他知道,给他一个舞台,他能演出最精彩的大戏。现在,他在为自己搭一个舞台。

    经过调查,褚时健发现,情况和别人的预判完全不同。果园所在的这两个山头,历来没有充足的水源,这是造成这里种甘蔗产量低、土地板结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在这里建立大型的果品生产基地,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先行一步。

    地处山区,这里的傣族、彝族农民世世代代靠天吃饭。硬寨梁子的水源主要靠戛洒江,江流蜿蜒,在山下流淌而过,水流丰富时,可以滋养流域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寨农田,江两岸植物茂密。新寨梁子的水源则是山下的棉花河。站在山上鸟瞰,这条河如身姿婀娜的少女,在山间穿行,走近它身边,河水中布满礁石,野性十足。这条河和戛洒江一样,水量大小由老天决定,洪涝和干涸都可能出现。褚时健认为,农民对抗风险的能力太弱,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可对于一个产业化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靠天吃饭肯定不行。

    新寨梁子对面更大的山梁上,有远近闻名的南恩瀑布,这是一个由多级多支瀑布构成的瀑布群,远远看去像从云端流下的天河,气势壮观。在傣语中,“南恩”意即银色的流水,水源来自哀牢山深处的原始森林,河水清71、流量丰富。褚时健决定从那里架设引水管道,让南恩河优质的河水,成为哺育优质水果的乳汁。褚时健的计划很快得到了实施,从哀牢山到基地的两条引水管几个月内就架设起来了,总长18.6千米,投资达到138万元。这是金泰公司在水源上的最大投资。

    和老天爷打交道:未雨绸缪,心无侥幸

    管道刚架好,天灾降临了。2002年8月14日,暴雨引发了哀牢山中一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地点就在戛洒江西岸、哀牢山东麓的水塘镇。肆虐的泥石流造成了33人死亡,23人失踪,2438户农民的房屋不同程度损毁,大批正在生长的农作物被石块和泥浆掩埋。泥石流还冲毁了公路、沟渠、涵洞、桥梁和林地。新寨村在这次灾害中损失惨重,17人失踪,土地减少,道路中断,引水管道也有大段不知去向,村庄一片狼藉。灾情严重,省地县的三级领导都到了现场,省里还划拔了专项救灾款,但短时间内解决不了村民们面对的诸多难题。这个时候,同样受灾的金泰公司,拿出了几十万元赞助,用于铺路和修复引水管道。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让当地的村民看到了一个充满善意的企业家,为今后解决双方面对的诸多问题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修建哀牢山引水管道只是解决水源问题的一个步骤。在整个园区的规划中,除了土地租金,耗资最大的部分就是水利没施,可见褚时健对水源的重视程度。新寨梁子从棉花河接来的引水管道原先只有一根,土地面积扩大后,增加为三根。果园在棉花河的取水点位于一个叫邦迈的小村寨,到果园有十几千米的路程。褚时健让公司把引水管沿路比较大的鱼塘都承包了下来,这样一来,丰水时节,鱼塘里都能灌满水,成了蓄水池。虽然每个鱼塘的水量有限,但进入云南三四月旱季以后,储存的水有时能补充河水引水的不足,解决大问题。此外,果品基地内,新建和扩建蓄水池六个、总容量达26万立方米;在园区内安装灌溉用备型输水管道58.3千米,安装微喷灌设施2400亩,铺设微喷管道52万米。这些设施大部分是在基地建设的初期就开始施工的,此后逐步完善。

    到2014年,基地的蓄水池达到了八个,蓄水总量达到50万立方米,引水管道也增加为五根。累计算来,褚时健用于解决水源和灌溉设施的经费高达400万元。这在金泰公司的投资中,无疑是一大笔开销。在一些人看来,多少有些大动干戈。可褚时健知道,和老天爷打交道,必须要未雨绸缪,存不得半点儿侥幸。

    果不其然,2009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一直到5月,滴雨未下。省会昆明,供市民饮用的水库库容量降至最低值,市区部分实行了限时供水。哀牢山中,旱情同样严重,新寨梁子脚下,棉花河已经接近干涸。硬寨山头下,戛洒江宽阔的江面缩成了一条小河,裸露出大片的河滩地。这时正值果树挂果、固果的关键时候,果园紧急投入60多万元,购置了抽水设备,将戛洒江水引上350米高的山头,就这样,每户种植户的用水仍不能满足,用水形势十分严峻。

    基地尚且如此,位于半山上村寨里的百姓可想而知,水管抽不上水,家家户户都要到山脚的江里取水,人畜饮水都供不上,农作物的灌溉更难解决,田地早就干裂如龟背。这时候,新寨村的支部书记又找到了褚时健,他说:“我知道你们的水也不够,但没办法了,老百姓连喝水都困难了,在下雨之前,能不能给我们用点儿水?”褚时健的回答十分简单:“可以。”此后云南连续五年大旱,新寨村又找基地帮忙,将村里原来2寸的水管换成4寸,褚时健也同意了。这次为村民改水管,花费了近30万元。

    “按褚大爹的办法做”

    在当地农民眼中,褚时健——这个看起来和他们一样的老者,是一个说话算话、答应了肯定就会办的人。实际上,当地大多数农民并不知道褚时健过往的辉煌,甚至在果园因为褚橙出名之前,他们都不知道褚时健为何许人也。而现在,只要停车询问,路边小贩、放学孩童、田间老农都会告诉你:“褚大爹?知道知道,顺着路走,往右转……”

    我们在哀牢山恩水公路边一家小店吃饭时,小店老板得意地告诉我们:“那边的褚大爹都来我这里吃饭,还夸我们山茅野菜做得好吃。”可见褚时健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活,成为当地百姓尊敬的长者。

    2014年5月23日中午,在离果园十多里的公路边一家叫“小西二”的农家饭店里,褚时健和镇里的领导陪一位省里来的官员吃饭。那些天,这里气温高达40摄氏度,大中午的在路边小店吃饭,并不是一件惬意轻松的事情。半截墙的饭店里,木桌板凳,粗茶淡饭,吃饭的人却并不在意,吃饭中间一直在热烈谈论的,是如何安置和补偿迁移农户的事情。过后我问褚时健:“是你们基地迁移的农户吗?”他回答:“不是,这是当年修水库的时候迁移的,十多年了。我只是帮他们说说话,看国家能不能多给点儿补偿,这些农民的生活太艰难了。”

    一席话让我想起了二十年前,在被问及关索坝的选址时,他说过,他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土地对农民的重要,知道现在良田越来越少了。他们有能力削山头修工厂,就可以省下一些好地。记得我当时忍不住说:“这是一位总理的情怀,而不是企业家的,企业家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这多出来的几千万投资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褚时健当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手中掌握的是国有企业的钱财。现在,时过境迁,他只是一个私营企业的主人,但他的心中,仍有着相同的情怀。

    连年干旱,水的问题非同小可。在2014年的持续高温下,果园采取了分片区分时段供水。5月24日中午,四作业区的一片果园正逢供水时间。每排橙子树下缠绕着的黑色塑胶水管管体上,喷着细细的水流。这种微喷灌的方式,一来节水,二来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在云南,这种灌溉方式是褚时健的果园最早采用的。听基地农艺师张伟介绍,之前云南的橙子基地华宁县、宾川县,一直都采用的是沟灌的老方法,后来才效仿这里,也采用了喷灌的方式。

    四作业区的农户郭正昌正准备出工,见我们来了,邀请我们进屋坐坐。平常时候,果农住在果园,和外界很少交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