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零二节长谷机关  蝉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八百零二节长谷机关 (第3/3页)

钞票。

    而且法币的防伪措施非常简单,仅仅有水印和暗记,以日本人的技术很容易就能彷制。

    凋版问题更好解决,由于国府印刷水平太低无法大批量印刷纸钞,便外包给了英美的公司。

    为了安全,美国人将这部分工作放在了本土,印完一批往民国运一批,还算是讲究。

    英国就有点不做人了,为了减少运费成本,直接把工厂设在了殖民地港城以及东南亚。

    门口只有几个红头阿三警卫,还不准国府派人保护,理由是怕国府窃取他们的印刷技术。

    以约翰牛的保密水平,日本人想弄到凋版不是难事,完全不需要重新凋刻,说不定早就得手。

    可惜这份情报太过简单,那个技术课长的姓名、长相,具体行程都没有,特务处总不能把所有从大坂到沪上的人都查一遍。

    左重盯着电报,想要从十几个字之中找到些线索,看着看着突然一个想法涌上心头。

    主导这项计划的应该不是大藏省,对方只是提供技术帮助,不知道内中详情。

    否则作为日本大藏省大臣官房秘书课课长的林傅一郎,不该只知道这点信息。

    那么除去高高在上的天蝗,在日本内阁中,有谁能够支使这帮财神爷干活呢?

    只有一个,那就是军方。

    毕竟人家手里有枪,要是不答应,说不得就会冒出几个士兵“误入”大藏省杀几个官员助助兴。

    更重要的是,随着近卫内阁上台和侵华战争开始,日本政府的一切行动都以军方意见为先。

    综合林傅一郎与长谷良介的情报,左重拿出钢笔和笔记本,快速将几条已知线索列了出来。

    一,日本军方(存疑)通过大藏省找来印钞专家到沪上。

    二,楠本实隆从华北到沪上,目的不明。

    三,山本没有完成任务,却又没返回日本复命。

    四,楠本实隆和山本一起在陆战队司令部出现。

    “冬……冬……”

    轻轻敲打着椅子的扶手,左重有了一个合理的猜测——楠本实隆和山本就是伪钞计划的负责人。

    如果真是这样,此事背后透露出很多信息。

    首先是日本政府的经济大概率出了问题,军费难以为继,无法支持前线继续发动大规模战斗。

    鬼子急于利用伪钞从国统区骗取资源或者收买汉奸走狗,实现以战养战,减轻财政上的压力。

    也是,若不是有天大的好处,想让积怨颇深的日本海陆军握手言和,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其次,淞沪会战中日军的损失一定不小,鬼子打不下去了,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摧毁国府经济,快速取得战争的胜利。

    要是有其它旁证,这两条推测倒是可以发给金陵作为军事和外交决策的参考,情报分析本就是情报获取的一种手段。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左重在屋里转了转,思考过后确定了一件事,必须搞清楚技术专家有没有到沪上,这事刻不容缓。

    林傅一郎的情报不能保证时效性,技术专家也许已经到了并开始印刷伪钞,一旦这些钞票流入市场,那国府就有麻烦了。

    法币信誉破产,通货(和谐)膨胀不可避免,粮价快速上涨,前线的将士再爱国,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想到这,他立刻让何逸君通知宋明浩去联络点,接着匆匆离开了云客来旅馆。

    当天晚上,左重和宋明浩在北外滩码头的一个仓库接上了头,两人一见面,他就将大概情况介绍了一遍。

    宋明浩的掩护身份是货栈老板,认识不少码头上的关系,听完当即猜到了左重叫自己过来的目的,于是出口试探道。

    “副处长,您觉得技术专家可能是坐船来的沪上,想通过这条线索调查对方的行踪?”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左重语气肯定:“沪上的铁路网络因为战争断绝,汽车速度慢又不够安全,这就是排除了此人从陆路来沪上的可能。

    空中路线也不现实,最近沪上一直在下雨,这种天气下飞行很容易出事故,另外太招摇,不符合秘密行动的特点。

    所以目标只能乘船从沪上登岸,你和老吴人面广,找关系查一查这几天日本军方有没有去码头接过人。

    不要限定出发地,无论是从日本本土来的,还是从其它地方来的都要查,防止日本人中途转乘。”

    “明白了。”

    宋明浩点点头,现在的沪上虽不是孤城,却也好不到哪里去,随即他又问到一个问题。

    “万一日本人隐藏身份或者着便装去接人怎么办,沪上客运码头每天人来人往,想从那么多人里找到目标不容易。”

    左重拍拍他的肩膀:“

    那就查车,目标身份重要,沪上日军肯定会派汽车迎接,车总比人少吧。”

    实在不行把码头上的惯偷全抓回来,有钱人都是他们的观察目标,开车的人自然也在其中,注意动静别太大。”

    在没有监控的时代想要回朔某个目标的时空位置,只能靠摸排,那些长期在此捞偏门的人就是一个个人形摄像头。

    此时仓库外有人路过,宋明浩警惕地看了看外面,等到对方走远后转过头说道。

    “明白了,我回去就安排人去调查,战事刚刚结束,外埠来沪的船只不多,应当能有所发现。”

    “恩,小心敌人的陷阱。”

    左重叮嘱了一句,如果林傅一郎被捕或者叛变了,那条电文就是诱饵,用来将特务处引出来。

    这也是他没有联络长谷良介的原因,对方的安全不容有失,本次行动他们只能靠自己。

    布置完任务,他快步走出仓库向着外滩方向移动,当路过一个烟雾缭绕的馄饨摊时,与一个熟悉的背影擦身而过。

    82中文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