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五二章 战争结束之后(上)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七五二章 战争结束之后(上) (第1/3页)

    种颚专注,心无旁骛,除了征战,朝堂的其他事都很少琢磨。即便是在讲武堂这些年,他也是更多的去钻研官家的那些战例。

    不过,人家种颚的世家,朝堂的种家将帅不止他一人。

    “狄帅所言是官家期望的理想状态。就比如老护卫营第一批军卒和校尉,在官家还是东宫时,我等立功的奖赏就有了文官序列的封赏。”

    种谊算是跟官家接触最多的种家人,在听了种颚复述狄青的话以后,给了自家兄长一个明确的说法。

    “文官封赏?”

    “对,官家曾说过,战争其实是属于青壮年的,而征战一生的结果是伤病一生。所以,不管是将帅还是军卒,朝廷都应该为其考虑最后的去向。”

    “军备的提高,将帅的作用最终体现在治军能力上,而治军与治政相通,能治军者自然能治政,文武相通是可行的。”

    “但是,官家也曾说过,这不是想就能做到的,在于观念的改变,不是一两项制度的推行就可以成型的。”

    “官家说,他会设定一个方向,慢慢的让文武通途了。就比如现在的军卒退役、士人服役,在安置时,就体现了不区分文武出身的问题。”

    “官家曾言,不管是士大夫阶层,还是朝廷的内阁、议政,都会关注将帅而忽略校尉一级。官家说一旦基层治政者、科考参与者等慢慢都有了军伍经历,就会改变国朝文武之别的现状。官家说还很远······”

    种谊说的是实情。赵曦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硬抗整个士大夫阶层去让文武并轨,不现实。不说国朝以文驭武的国策,就说现在整个国朝州府郡县的治理者,还是以文臣为主。

    明君的标志不是独断专行,是合理平衡整个权力阶层,在需要决断时,为大多数臣工支持。

    同样,明君的标志是有一个可以处理各项朝政的内阁,而不是靠一个人来支撑一个朝廷。

    就比如现在,当西夏因为突围不成,派遣第二波使臣抵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