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三二章 谁告诉朕怎么回事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六三二章 谁告诉朕怎么回事 (第1/3页)

    赵曦从来不担心役兵法的实行。

    怎么说呢,自己执政十几年,从来没有征发过劳役,在国朝的子民心里,为朝廷服役是应当应分的。

    也就是说,百姓心里都积攒着劳役。

    服兵役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可以因服兵役而免除所有劳役。

    况且,自古百姓习惯屈服于朝令。对于如今国朝海晏河清的局面,没有多少有反抗兵役的想法。

    赵曦对内阁大臣的三言两语,说是裁决,更是为内阁提供一种思路…~换个角度想问题。

    倘若朝廷将拒绝服兵役的惩罚提前,把服兵役的好处置后,征兵事务不会有任何意外。

    果不其然,赵曦在浏览地方抵报时,看到了地方关于征兵的公告,果然首先提到是拒绝服兵役的惩处,然后才是服兵役的好处。这就是朝三慕四的来历。当好处特别显著时,就应该把好处摆前头,让人被巨大利益砸晕,忘记可能存在的损害。如果新旧好处对比不是太明显时,就需要先把惩罚提前,再提有利的方面,用前后落差来促成事情。

    施政的智慧,在当朝的臣工中从来不缺乏,只是习惯懒惰而已。

    因为三级决策制让朝政趋向合理,内阁大臣的能力也是一时之选,赵曦在一定程度上能从琐碎的政务中脱开,非过分的处理意见,赵曦也很少改变内阁大臣的处置建议。所以,作为君王的他,倒是有了些许闲时间。

    从上一次赵曦要求收集各地抵报开始,秘书处就承担了这事。赵曦在闲暇时会浏览一下地方抵报。

    成都府的抵报开辟了一栏专版,叫针砭时论。国朝各地州府郡县都有类似的专版,有点学国朝内参的意思。

    今天赵曦却看到了关于陈述阆州轨道马车资费方面的文章······

    “中正,宣李诫、申天赐以及监察衙门的范纯仁和蔡确进殿!把市易寺的吕惠卿也叫来!”

    王中正懵懵的。多久了,没见官家有过这样的情绪呀。这话里都带着寒气。王中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