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章 就那么回事(第四更)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二百章 就那么回事(第四更) (第1/2页)

    要不说有时候赵曦琢磨不透这时代的精英呢。

    他们的认知总是很凌乱,没有规矩,除了古圣先贤,再没有任何成体系的学问。

    可有时候偏偏又能切中要害。

    就像现在,富大相公就说对了。

    确实,在这个时代,唯一能作为硬通货的,就是粮食。

    “富相公所言极是!曦也如此认为,唯有粮食可作为衡量钱币价值。故,曦以为,新币制作多寡,应与国朝粮食挂钩。”

    “如此一来,朝廷可通过铸币调整,稳定粮食价格。避免出现丰年谷贱伤农,灾年谷贵也伤农的现象。”

    “比如斗米三十文,丰年多收,朝廷多铸币,也保持斗米三十文。灾年欠收,朝廷少铸币,同样可稳定斗米三十文”

    赵曦这明显是胡扯了。赵曦在说这些时,已经混淆并偷换了概念,已经忽略了粮食和钱币的本源,到底谁才是衡量标准,那个衡量那个,他混淆了。

    问题是,赵曦所说的,确实是这么个理。

    粮食不是多了吗?很好,钱币也多了,确实可以维持三十文的粮价

    至于通货膨胀,赵曦都是一知半解的,这时代应该没人能懂的。

    赵曦也没以为朝堂诸公真的傻,不仅不傻,反倒都是精英,人精。

    他们确实不懂经济理论,肯定不如赵曦这个半瓶子水平。可是他们懂粮食。

    之所以都认同这个观点,是因为各怀心事而已。

    粮食为我所欲,钱币也为我所欲也,二者如何兼得,且由殿下铸币也。

    粮食是要消耗的,新币肯定也要被储藏的,至于铸币多寡,到时候并不由太子殿下做主,应该是基于粮食作为标准,由粮食价格决定的。

    很好,太子殿下的说法很对。所以都赞同,附议,不再争论。

    赵曦在含糊,朝堂诸公也在含糊,都含糊着议定了新币铸造与粮食挂钩的基调。

    就这样吧,别说什么国朝是寒门天下,扯淡!

    那个穷苦人家,可以养一个不事劳作的半大小子?那个贫寒之家可以让一串儿子挑灯夜读?

    所谓的寒门,只是相对于前朝,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