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八七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  我成了仁宗之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一八七章 共与不共天下(五更第一更) (第1/3页)

    不管是怎样的心情,船只依然把赵曦带到了汴梁。

    都说近乡情怯,赵曦没有,一点也没有。

    这一路走来,填充他心的,只有忧虑。

    不能埋汰祖宗,可赵曦的心里是真有些非议。听闻当初太祖曾有意迁都,因长安城被废了,便考虑过洛阳……

    只可惜,太宗,也就是自己的正宗老祖,一句“在德不在险”便搁置了。

    留于一堆邋遢事儿让子孙犯愁。

    汴梁城号称四水贯都,但现在除了汴河,其他的三条水路都梗塞了。

    金水河已经沦落为专门运送木材的航线,广济何所运之粮多为杂色粟豆,那是群牧司的马料,而惠民河所运漕粮,除了耗损,尚不足沿途州府的军粮。

    百万军民,就靠着这一条汴河!

    赵曦这一路忧虑着,而朝堂却已经因他的职司吵翻天了。

    赵曦走水路,按说是应该比张方平的奏折早到汴梁。搁不住他有意拖延……他是真有心看看国朝赖以生存的漕运。

    结果,为他职司的事儿,朝堂又展开了辩论。

    军器监没问题,铸币也没问题。正如张方平所料,有护卫营南征的表现,以及为国朝划拉到铜矿,这两样,任谁都不好意思辩驳。

    就是这漕运和榷场,还有铁监。朝堂诸公谁也想刷一下存在感,从太子殿下应该负有的职能,到朝廷现行体制运行,以及祖宗法度等等,各有各的立场。

    其实根本上还是权利和利益的问题。

    这些年,应该说好些年了,国朝进士录取者,南方人偏多。

    而国朝在漕运上的衙门设置,包括官员任命,也偏重于南方人。

    本来漕运就是自江淮开始的,荆楚、江浙甚至两广,是整个漕运的基本盘。

    而堤岸司的设置又是在沿途的渡口码头,就是整个漕运,也多是南方人主事。

    也应该是这样。所谓南船北马,天生的,环境造成的。

    这也注定了国朝的漕运,和朝堂的南方官员脱不开,扯不清。

    至于铜矿……还没见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