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8、生不逢时  五代河山风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278、生不逢时 (第1/3页)

    利州城下,马蹄声隆隆不绝,甲片在阳光上闪闪发光,战马嘶鸣,尘土蔽日,骑兵两面夹击是周军常用战术。

    两路骑兵直直冲向利州城下的蜀军阵地。

    脚下的土地在马蹄声中震动,远处的群山回荡厮杀和怒吼,邵季和慕容延钊所率左右两路各五百余骑,直接包抄过去。

    滚滚的森冷洪流还没冲到面前,蜀军左翼已经有人开始吓得逃跑了。

    史从云也回想起他第一次打仗的情景,那时候也有北汉兵也不敢直面具装骑兵的冲锋,直接溃逃了。

    虽然魏仁浦的话让他被震住了,又是李靖又是诸葛亮的,想必是很厉害的样子,但他的直觉依旧是准确了。

    周军铁骑穿过一阵薄弱的黑色箭矢雨幕,风驰电掣的从蜀军奇怪阵型两翼袭掠而过,顿时血肉横飞,惨叫连连,两翼蜀军迅速开始崩溃,几乎是一击就散了。

    庞大的阵型出现散乱,等周军掠过敌阵,在后方集结,再次调转马头的时候,邵季和慕容延钊都默契的没再用保守的长列切角战术,而是直接改为横向方阵,发起正面冲锋。

    这下,蜀军彻底吓坏了,开始奔溃逃散,剩下来不及逃的很快被滚滚而来,如同浪潮般的周军冲散冲垮。

    大量溃兵开始逃跑,因为他们的布阵,中军没有掩护,中路直接被周军铁骑凿穿,两翼被分割各自为战。

    厮杀两刻钟不到,左右两翼也全崩溃,到处都是蜀军溃逃的士兵。

    史从云远远看着,身后王群兵已经集结好大军,大量蜀兵如同一袋直接倒出来的黄豆,瞬间撒满遍地,稀里哗啦铺开,漫山遍野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全向着城门的方向冲去。

    史从云立即下令,“王全斌,领兵跟上去!”

    王全斌立即明白他的意思,领大军跟上去,跟在蜀军溃兵哦后面,没有急着追杀,而是一窝蜂跟着溃兵往城里怕跑。

    史从云紧张看着前方情况,原本战场上就已经很乱,蜀军被慕容延钊和邵季的骑兵追着到处跑,现在王全斌的大军一介入,更是乱做一团,大量的人影在数里的广阔原野上到处都是,已经快分不清周军还是蜀军,都一窝蜂往城门口跑。

    不过很快,史从云已经隐约看到有不少周军服饰的士兵裹挟在蜀军身后冲进城门。

    城头王昭远的帅旗还立在那,但下面已经没有人影了,大量人往门口挤,城里人这时反应过来要关门也关不上了。

    过了不久,城头竖起周军旗帜。

    史从云笑出来,“看来李靖和诸葛亮也救不了王昭远啊。”

    魏仁浦长松口气,敬佩道:“要说打仗,王昭远找李靖来也不是大帅对手。”

    “哎呀,过誉了过誉了,魏公说得太过了。”史从云表面谦虚一下,心里被魏仁浦的马屁拍得很舒服,甚至有些膨胀。

    其实不只是他,邵季、慕容延钊等一开始虽然不懂王昭远搞的什么名堂,但都觉得不太行。

    因为所谓阵法远没人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说到底,所有阵法就是方阵,圆阵的结合变化,并没有那么玄乎,再怎么变化也弄不出来高达来。

    而这些变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摸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兵书就记录得清楚明白了,像周军最喜欢的偃月阵,战国时候的兵书就记得清清楚楚。

    所谓的诸葛亮八阵图,李靖六花阵,都是在这些基础上,根据自己本国的军队特点做的调整,说来说去也就是圆阵和方阵的组合。

    但这些并不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该打不过,别人乱打都打不过,布什么阵都没用。

    如果王昭远老老实实布个大方阵,说不定还不会输得那么惨,至少后面看不到骑兵冲击的士兵会顶着不让前面的士兵逃跑。

    情况会变成后面的士兵强迫前面的人送死顶住骑兵冲击,也不会像现在这种花里胡哨的那么容易崩溃。

    李靖敢部署这样的阵型,是因为唐军经历隋末战乱,和现在的周军很像,也是百战之师,战争经验丰富,外面的六军能够快速机动增援,中军也能顶住压力不崩溃。

    王昭远来个生搬硬套,不根据自己的军队实际去部署,那不输才有鬼。

    就像周军爱使用偃月阵,那是周军对自己的战斗力信心十足才会用的,偃月阵中军要顶得住众多敌人,两翼精锐要能彻底击垮敌军。

    在此战术思想下,可以任意变化,比如遇到契丹人,就会把骑兵部署到两翼,中军可往两翼抽调;如果和蜀军打,骑兵多在外围游弋,找机会断后,中军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