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5章   《人民的名义》  诸天从村长开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第345章   《人民的名义》 (第1/3页)

    这次他要去的是《人民的名义》世界,取代李达康担任金山县县长一职,学习如何处理县一级的政务。

    金山县是一个贫困县,地处山区,山上的资源很丰富,但是因为不通路,这些资源没办法得到妥善的应用,于是李达康便想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办法。

    1982年四川省眉山县县长徐启斌在加宽改造眉山县公路建设时,喊出了一句脍炙人口很快传遍全国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随后这句话便传遍了全国,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交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电视剧里有一个细节,易学习的老婆就是金山县人,炒得一手好茶,后来沙瑞金来易家做客时,两口子还送了他几斤自家种的茶叶。

    茶叶长在茶山上,这是生活常识,剧中这个情节就暗示我们,金山的产业结构是典型的山区经济。

    山区经济有这么几个要点,其一,山区有丰富的特产和资源,适宜靠山吃山,比如山核桃只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其他地方你想贴牌都做不到,因为你根本没有产出的条件。这类特产就很容易奇货可居,完全可以掌握定价话语权。

    其二,山区农民坐拥相当规模的承包山地、承包林地,却无力开发,山区农民承包到户的山地、林地面积,户均十几亩甚至几十亩都不鲜见。

    对于山区农家来说,如何开发利用这些数倍于耕地的山地、林地,成了最大的问题,山区农业要搞好,必须依靠外部资本的投入,从无力开发的小农手中流转山地、林地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开发,才能把资源盘活,让资源变现,企业获得利润,农民获得地租。

    其三,山区农民的住房往往依山傍水、就势而建、非常分散,从资源集约要素集聚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散化布局对于基础设施的铺设是相当不利的,其效率损失也是比较高的。

    冉江在经过调研后,也发现金山县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biquzw.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