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二十九章 欺人太甚!  人世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百二十九章 欺人太甚! (第2/3页)

,人安在,保暖足以,富贵之家,枝叶茂,尚不足,烦恼常在”这句话便是此次进士试的题目了,其表达的意思,只要不是笨蛋都能看懂,大概意思就是,哪怕家徒四壁,只要人平安健在,温饱得以为续,那就知足了,而富贵之家,本就富足,且开枝散叶儿孙满堂却不知足,常常伴随着烦恼。

    题目就这么一句话,没有其他任何规定,需要考生根据这句话施展才学谱写一篇文章,至于能不能写得出彩,在十多万考生中脱颖而出,那就看自身才学了。

    题目浅显易懂,延展开来书写一篇文章不难,难的是写得出彩。当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云景心道一声果然,在年初的时候,他就猜测科举试题绝对避不开已故的邓长春,而今所料不差。

    这句话的出处是一本名为《小草居》的书籍,是一百多年前邓长春所着,那时他早已踏足神话境位列大离夫子之一,写这本书主要是阐述民富差距的方方面面,很是有一定深度。

    可以说这本书但凡参加进士试的考生都读过,毕竟一年前这本书都还是在世夫子留下的典籍,万一哪天遇到夫子,总不能关于夫子的着作一问三不知吧。

    认真看了试题,云景并未贸然动笔,而是微微闭眼开始打腹稿,他没有去揣测出题人是不是在缅怀邓夫子,虽然题目是摘取邓夫子着作中的一句话,但若刻意迎奉就落入下乘了,以此写出歌功颂德邓夫子的文章估计阅卷之人看都不待多看一眼。

    须知站在夫子的高度,放眼的是天下万民,在意的是文明传承,刻意去歌功颂德夫子怕不是要活过来抽你一顿,学的什么玩意,就学了拍马屁?

    心念闪烁间云景便有了诸多想法,若是根据题目写关于众生百态的文章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写人心人性的文章亦差了点意思。

    各种想法不断出现,又被他一一排除,渐渐的倒是有了思路,依旧没有急着动笔,而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完善腹稿。

    考场中很多学子都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但云景却并未急于求成。单单是打腹稿他就琢磨了一早上,日上三竿考场都在分发第一餐了他也没动笔。

    朝廷分发的餐食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珍馐美味,两个馒头,一块油饼,外加一碟小菜和一碗汤,不能说难吃,只能说有点难以下咽。

    发食物的人员动作轻缓,几乎做到无声无息了,这是为了避免打扰到考生思路,放下食物就去了下一处,至于餐具,吃完后放一边,下次分发食物的时候会有人收走。

    云景没有浪费食物,不急不徐的全部吃完了,再难以下咽他都吃得津津有味,他是过过苦日子的,当初家里连吃饱都难呢,想不起来这已经算是美味了。

    吃完后餐具放一边,然后才开始磨墨,完了摊开一张纸开始书写文章,只是初稿而已,他也没有急于求成,书写的过程中不时停下思考。

    关于这篇文章,云景以底层人士知足常乐为开篇,阐述生活的不易,很多时候仅仅只是温饱这点要求都是奢望。

    底层人士的生活云景还是很有话语权的,他本就生在穷苦人家,曾经冬日大雪,他家的茅草屋都被大雪压了一个窟窿,一家人只得抱团取暖,那种心酸唯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

    底层温饱尚且是失望的不容易之后,他又稍微阐述了富贵人家的不知足,人性的贪婪永远都没有止境,恨不能把全天下好处都占尽。

    贫穷与富足,两种人生态度,两相对比,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当然,这仅仅只是开篇,甚至可以说只是将题目延展来开阐述了一下罢了,连正题都还没开始呢,只是用这种矛盾为切入点延申出接下来的正题。

    开篇云景仅仅只用了不到百个字来描述。接下来内容急转直下,他在文中以提问的语气,问不管是贫民的温饱奢求,还是富贵人家不知足更进一步追求,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去追求这些东西?

    答桉是大环境安定下才会去追求这些东西!这样的自问自答,就是云景这篇文章的核心要点了。

    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是人都有追求,这并没有什么错,可若是当大环境不安定,连命都快没了,哪儿还有心情去想那些东西?

    人,唯有活着才有追求。而活下去的最基本条件,那便是家国安定。有国才有家,家国动荡,兵戈不断民不聊生,连最基本活下去的条件都没有了,何谈什么追求?

    文章的核心要点点明之后,云景便开始围绕家国安定的高度进行各方面的阐述了。

    家国想要安定,国富而民强,当国家强大后,自然就不会被欺负,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弱小是原罪,弱小就要挨打,你下安定别人也不会让你如愿。

    国富民强不被欺负,也就有更多精力和资源去提高民生,也就契合了题目,在和平稳定的情况下,不管是贫民还是富人,才能去追求想要的东西。

    文章中云景也不是夸夸其谈,如何国富民强他还是提出了自身观点的。

    首先是富,他从三个方面阐述自身观点,粮食是基本保障,大力扶持农耕是有必要的,唯有吃饱了才能去想其他事情,如何从农耕方面入手提升粮食产量,不能一直依赖以往的经验,国家有必要专门培养一些这方面人才,让他们专研农耕,哪怕短时间得不到成果,但只要有人研究出粮食增产,那便是惠及整个国家乃至万民的巨大贡献,其次是贸易,货物也好,钱财也罢,唯有流通起来才能体现其价值,否则那些东西也仅仅看着好看罢了,这里云景还举了个例子,张三有三百斤粮食吃不完,但他缺钱,想取一个女子拿不出钱财当彩礼,而李四有十两银子,但他家里粮食见底了,于是李四拿钱去买了张三的粮食,李四有饭吃了,张三也有钱取媳妇了,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得到了好处,而且国家也从中得到了税收,金钱和货物的流通,贸易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往大方向说,贸易的进行,便是整个国家经济活过来了,而不是一滩死水,接着便是第三个方面,那就是有了粮食保障和贸易流通还不够,不足以体现出国家的富足,需要更进一步,走出国门与他国进行交流,将本国没有的,能提升国力的东西想办法交易回来,如此不但能产生财富,还能提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