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五章 更赋新诗换征袍  大明小学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百一十五章 更赋新诗换征袍 (第3/3页)

语,既然秦督师如此肯定,那小王子即将东迁这个动向八成就是真的。

    如果较真起来,确实也算自己情报失察了,然后就看秦督师是否真的打算较真了。

    不知不觉间,自己这老边务居然被年轻督师拿捏住了一点主动权。

    不愧是传说中的文魁,白总兵暗暗感慨。他正在琢磨该怎么回话,心神不稳的时候,突然又听到秦督师说:“还有吃了小败仗瞒报的事情,你说本督师要不要追查?”

    白总兵又是吃了一惊,下意识问道:“督师初来乍到,又是怎么知晓的?”

    秦德威睁大了眼睛,诧异的说:“宣府镇竟然还真有未曾上报的小败仗?本督师只是随口一诈而已。”

    白总兵:“......”

    秦德威迟疑着说:“莫非你想主动交待?”

    白总兵忽然行了个礼,很光棍的说:“下官心服口服了!督师不必再试探了!

    如今宣府镇除去分守各路营堡、边墩的官兵,驻扎在镇城的兵员不足两万,督师看着调遣吧!”

    秦德威沉吟片刻后,下令道:“本督师不要步兵,只要精骑,所有步兵仍旧留下守城。

    你亲率两千精骑,两日内必须出发,先前往阳和城增援!本督师已经一路传了谕令过去,令大同镇预备草料!”

    阳和城就是阳和卫的卫城,距离大同城百里,是宣大总督平常驻节地。

    正所谓军令如山,白总兵接了命令就去准备。

    晚上,秦德威召吴姓文书前来,又记录了三首诗,然后早早的睡了。

    又到次日,秦德威继续带领亲兵踏上行程,沿着驿途向西而去。一路驱驰,当晚夜宿怀安卫。

    过了怀安卫差不多就到了大同镇辖地,然后在黄昏时终于抵达了阳和城。

    这里才有正经的总督标营,是宣大总督大本营,设有标下参将、游击各一人。再加上分路参将、本城守备,全城兵力也有一万人了。

    但这次俺答深入南边山西腹地,军情紧急,秦督师当然不能像平常那样,坐在督院里发发公文就行。

    所以秦督师并没有在大本营阳和城久住,休息一晚后,继续带领家丁和五百亲兵去了大同城。

    阳和城距离大同城不过百里距离,骑马半天就到了。

    这大同城堪称是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雄城,城墙周长十三里,墙高四丈二尺。

    接到牌票得知宣大总督要来,大同巡抚史道、大同镇总兵王升便在东门阳和门外迎接。

    其他参与迎接的还有户部驻大同管粮郎中、大同知府、兵备道、游击、坐营参将等等文武官员。

    无论出于什么缘故,反正这史巡抚、王总兵两人都不希望总督过来。

    总督亲临大同督师,很明显就是对前一阶段的战事不满。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迎接礼节都不会差了,该有的表面功夫都有。

    史巡抚还很恰到好处的称赞了秦德威几句:“云中本地气候刚烈,未秋先霜,五谷之种多难养,物产素来匮乏,守军苦不堪言。

    幸赖秦大人力请朝廷复开中法,数年下来果有成效,使边镇粮草足用,军民得安也!”

    秦德威毫不居功的回应道:“都是圣上天恩所致,本督师焉敢居功!”

    又是一群人被科普了“督师”两字,大家总算知道总督大人喜欢什么称谓了。

    督、抚、总兵其乐融融一团和气,正要一起入城时,忽然从斜刺里冲出个中年男子。

    虽然此人被拦在了外围,但仍大呼小叫道:“我乃奉国将军!有冤不得伸,特来请制台大人做主!”

    秦德威无语,奉国将军可是属于皇族宗室的一种封号,为什么会跑来找自己告状?

    大明藩王里,代王就藩于大同,所以这位奉国将军肯定就是代王这支的宗室。

    多疑的秦督师立刻就开始怀疑,莫非其中有什么阴谋?还是有人想给自己下马威?

    ------题外话------

    看完资料一看,月票掉出30了啊啊啊,心痛!再请大家有票就投啊!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