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八章 身不由己  大明小学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四百七十八章 身不由己 (第3/3页)

威,欣喜的招呼说:“秦板桥来的正好,就缺你献计献策!”

    秦德威虽然没多大积极性,但该应付还是要应付的,随口问道:“正所谓知己知彼,还都有谁可能入阁?”

    夏言就答道:“方才议论了一番,大约有这么几个人......”

    在大明判断谁是阁臣候补人选,一是看出身,二是看职务官衔,三是看资历。

    出身就不细说了,非翰林不入内阁,没有翰林出身就别想了。

    官衔也讲过,一般都是挂吏部和礼部的,偶尔有户部。像某位刑部尚书兼京营总督虽然也是顶级高官,但直接入阁肯定不行。

    至于资历就是做官年头了,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

    把上述三条结合起来,差不多就能判断出阁臣候补人选范围了。

    当然,最终结果是哪个,主要还是看皇上心情。

    除了吏部尚书夏言之外,这次公认的名单上还有:

    礼部尚书顾鼎臣,户部尚书许赞,吏部左侍郎兼掌院翰林学士董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温仁和。

    秦德威看完名单,感觉除了顾鼎臣之外,也没有太能打的。

    又对夏言说:“这形势很清晰明白,有什么值得勾画的?

    只要多盯着顾大宗伯,防止顾大宗伯突然发力就行了。”

    这是秦德威的真心话,他要是夏言,最要防范的就是顾鼎臣那种突然其来的骚操作。

    比如上次殿试宣扬“嘉靖男儿”这样的事情,毕竟这可是发现了“青词作用”的人物。

    夏言患得患失的说:“天威莫测,难以揣摩。就算防着别人,也是防不胜防。

    故而我等还是要集思广益,多想些能打动皇上的说辞,并让皇上确定不移。”

    这可是秦德威最拿手的事情了,张口就来:“说辞还不好想?”

    难得看到夏师傅如此礼贤下士的询问:“愿闻其详!”

    秦德威一本正经的胡扯:“如今这个李首辅是北直隶人,刚丁忧的翟阁老则是祖籍山东、现籍顺天府,所以新的阁臣总应该是个南人吧?

    科举大省无非那几个地方,你看近些年来的阁臣,张孚敬是浙江的,方献夫是广东的,在之前则是杨阁老。

    所以为平衡起见,这回也该轮到江西了。”

    夏言拍了拍扶手,赞同道:“这样说可以!皇上应当能接受。”

    秦德威无语,自己只是随便说说,夏师傅居然还当真了。

    然后秦德威想起了午门外与霍韬的偶遇,便又提醒说:“不能只盯着名单上的人,还要小心其他人!比如那霍韬,肯定要出手狙击。”

    提到这个老对手头,夏言冷笑道:“他肯定不会老实,虽然不知道他会如何做事,但还能怕了他不成!”

    不过要说夏言不担心是不可能的,毕竟现在有点像敌暗我明。

    但应该怎么防范霍韬?夏言也无从想起。

    考虑了一会儿,他又对秦德威道:“我预计,数日后经筵上,皇上很可能会顺便提起增补阁臣的事情。

    毕竟这是个重臣都在的场合,到那时,大概要让朝臣议论推举人选。”

    秦德威点点头,确实很有可能。

    就算阁臣可以由皇帝钦点,但最好也要看看大臣们的态度。

    趁着经筵上大臣齐聚的场合摸摸底,再正常不过了。

    夏言又请求说:“这个经筵,你定要过去。”

    如果霍韬发难,就放秦德威出去对线好了。夏言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这么简单朴实。

    秦德威其实没多大动机去,皱了皱眉头说:“我的钦差差事还在接受考察,按道理说只能专心等待结果,能有资格去经筵列席么?”

    夏言喝道:“你好歹是个状元修撰,要去就去,谁能拦着你不成?”

    经筵就是翰林词臣给皇帝讲课,除了一些部院重臣之外,翰林官员肯定都有资格列席。

    秦德威这样的状元身份,就算还在差事考察期间,但硬要往文华殿里挤一挤,谁还能拦着不让进?

    秦德威叹口气,官场上身不由己的时候太多了。

    主要是夏师傅自己主意太大,不会听自己指挥,这才愁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