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四章 众望所归  大明小学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三百八十四章 众望所归 (第3/3页)

里,金陵城简直笼罩了四海八荒,众人听着爽感十足,下意识齐齐叫好。

    叫完之后才意识到,这篇与时下大部分本土文风都不太一样。

    这会儿的本土文学气质上大都讲究的是六朝意象,是“蔓草寒烟锁六朝”这个调调的,所以才叫“六朝派”。

    而秦德威这篇,扑面而来的却是宏大感,仿佛是站在绝顶山巅堂堂皇皇的俯视天下,格局极大。

    这意味着什么?

    秦德威没给众人太多思考时间,指着前面“遍地老前辈”说:

    “我以为,给这帮外地人,就要看这种诗文!顾东桥他们写的,不行!”

    秦德威虽然一直看不上顾璘,但对顾老盟主的称呼一直都是礼节性带着敬称。

    有时候是东桥公,有时候是东桥老先生,有时候是顾老先生,这回是第一次不带任何敬称的直呼顾东桥。

    不知为什么,众人忽然不觉得太失礼。

    说真的,顾老先生的外战能力,与秦德威相比简直天地之别,还有什么好说的?

    听说秦德威在京师时,以一己之力连嘉靖八才子都按下去了,这才应该是盟主的霸气啊!

    秦德威继续说:“六朝旧事已经无法赋予当下更多意义了,我们不可困于六朝意象而不能自拔!

    当今金陵并非六朝之金陵,而是煌煌大明皇都之金陵,我愿意称之为新金陵!”

    众人就想道,这是要开宗立派?新金陵派?

    秦德威宣布:“刚才我说过了,搜刮典籍共得金陵四十景,愿请诸君题诗!

    摒弃腐朽旧像,共写新金陵,共创新风尚潮流!在下会找商家赞助出诗集!”

    众人就有点动心了,在顾老盟主那里机会真不大,但秦德威这边说不定就能出头呢?

    不提顾老盟主拉帮结派这项传统艺能,只看数字也能看出,顾老盟主那边只有八景,秦德威这边可是四十景!

    八景就很难有表现机会,八成还是顾老盟主那个圈子的“独乐乐”,而四十景就是“众乐乐”了。

    关键看秦德威这意思,他不会亲自写诗词,这不就是把机会然给了大家吗?

    其实秦德威说四十景都是往少里说了,到了后世,已经扩展成了四十八景。

    只是按照原有历史,大明最多时确实只有金陵四十景,而四十八景这个概念是清代时才开始出现的。

    秦德威不确定多出来的八个在大明时有没有,只能稳妥的提出了四十景。

    当即有人叫道:“在下虽然有心,奈何才力不足,如何是好?

    就算下场,也比不过那边的老前辈们,如何能争得一口气?“

    秦德威答道:“若诗稿投到在下这里,如不嫌弃,在下可以选择一些来修改,署名还是你们的。”

    雾草!顿时就有很多人真动心了,秦德威可是诗霸啊!

    如果秦德威能帮自己改出一首佳作,署名还是自己的话,那岂不就占了大便宜?

    相当于秦德威给自己当枪手啊,这个念头实在太诱人了。

    秦德威等众人消化完,又扔出了一个重磅构想:“等佳作成集后,我会送至京师,若有机会,还会托贵人呈献大内!”

    这又是一个机会!

    了解点庙堂动态的都知道,当今皇帝很喜爱文学,不只是青词,正经的文学也喜欢!

    比如夏言得宠,就经常与皇帝诗词唱和。又听说皇帝审阅奏章时,看到写得好的佳句,往往会单独圈出来标记。

    秦德威最后说:“别的也不多说了,惟愿诸君多多体会在下的新《金陵赋》,写新金陵诗!

    想要投稿给我的,可以先投至王怜卿家收罗汇总!”

    石台那边已经没人上去发言了,上去也无用,因为根本没几个人还看着石台上了。

    连老前辈们也全都在关注秦德威,一篇《金陵赋》,昭示出了归来少年的野心啊。

    于是很多人就好奇了,你顾东桥怎么想的?为什么会猪油蒙了心的琢磨排斥秦德威?

    主要目的达成,秦德威也就不停留了,临走前拍了拍徐文长:

    “观你面相,似乎要遭受不少苦难,若他日生活艰难,可以来投我,此乃忠言逆耳也!”

    徐文长只想送回一个大写的“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