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52 朔望朝参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0152 朔望朝参 (第2/3页)

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职事要重者。

    清晨,寅时将过,百官上朝。

    唐朝早朝的时间是七点到八点左右,所以李恪打着哈欠走出王府,此时天还蒙蒙亮。

    作为皇子,也是需要参加朔望朝参的,更何况他今天还有重要任务,自然必须参加。

    李恪抵达皇城时,暮鼓才刚刚敲响,明德门刚刚开启,等他抵达太极宫外时,黎明曙光渐渐降临,太极宫中的苍苍春色依稀可见。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士兵,黄色大旗、各种仪仗遍布整个皇宫。

    上朝的官员们排在宫门外,等待宫门开启。

    这时李恪的熟络的人纷纷上前打招呼,李恪也一一回礼。

    半晌过后,承天宫门缓缓开启,卯时二刻,百官入宫朝参。

    入承天门,进嘉德门。太极门,入太极殿。

    百官入宫后鱼贯而行,按照自己的位置站好。

    主角总是压轴出场的,等了一炷香时辰,李世民终于姗姗来迟。

    百官跪拜后,便开始了早会。

    大唐的礼仪不繁琐,君臣都很务实,虚头巴脑的礼节能省则省。哪怕是大朝会的日子,也只是匆匆行了君臣之礼,然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文臣出班,开始禀奏国事。

    李世民时期的朝会进行得很有效率,没有太多假大空的口号和思想辩论,朝臣提出事情,旁人说出解决方法。若是方法不合宜,很快便有人出来反对,然后说出反对的理由。以及自己觉得正确的方法,两方若争执不下时,才有人拿出孔孟语录作为武器反击,争执到最后无法解决时,李世民作为裁判便出声干预,然后一言而决最后的处理方法,接着进行下一个议题。

    大唐贞观时期的吏治还算清明,也都勤劳国事,朝堂之上从一国宰相到小小的御史。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就事论事,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而且气氛很活跃,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