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千七百九十一章 刚需  大数据修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两千七百九十一章 刚需 (第3/3页)

”药剂,但也有医院已经使用上了黔省或者江夏的药剂,相对而言,黔省的药剂市场份额更大一些。

    这主要是因为,黔省在药剂生产方面,抢在了江夏的前面,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想一想这项目是陶学长亲自引入的,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黔省人打造医疗产业的决心,也是不用怀疑的。

    不出冯君所料的是,大部分医院为了控制人流量,也是设置了价格门槛,费用贵得吓人,虽然国产药比原装药便宜三分之一,可那价格依旧是一般人家无法承受的。

    然而就算如此,排队等待治疗的依旧是人山人海。

    冯君甚至听到了好些例子,有不少人是真的钱不够,但就算借钱也要治——这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如果他们的手脚能长出来的话,就有信心赚到足够的钱来还债。

    这其中有运动员、手工艺者、程序员、书法家……甚至还有遭遇了车祸的外科医生。

    冯君这才深切地意识到,断肢再生还真不仅仅是残疾与否的问题,对于很多靠手艺吃饭的人来说,这是涉及能否独立生存的刚需!

    看来还得加快弄一批营养舱过来,冯君暗暗地下了决心,同时他通过杨玉欣,弄到了全国肢体残疾人的大致数量——将近五百万人。

    这么算下来,一台营养舱一年差不多能救治十五个残疾人左右,就算有十万台营养舱,让所有残疾人长出手脚,也要花费三年多的时间。

    不过真要买十万台营养舱的话,三年一过,营养舱的使用效率会大幅降低。

    虽然这可以通过接纳国外病人来解决,但是冯君认为,没必要为了指望赚外国人的钱,导致各家医院利润下滑——患者减少的话,必然会引发降价竞争。

    这跟劣根性什么的无关,纯粹就是市场的自发调节。

    必须承认,冯君是个小集体主义情怀浓厚的家伙,癌症护理中心不具备复制性,实行价格门槛是必然的,但是断肢再生的治疗可以复制,他就恨不得把这治疗纳入医保。

    不过要是外国人的话……那还是应该赚取“合理的”利润。

    为此他又认真地推演了一下营养舱,发现渗液、有效物质快速蒸发不是完全无解的,保温高压等环境也不是完全不能模拟。

    所以他推演了三天之后,拿出了一个“简陋型”营养舱的方案,工艺比较复杂,但是制作起来并不难,只不过这种简陋型的比较容易损坏,基本上也只能使用一年左右。

    关键是制造费用并不高,一台也就两三万,批量制造的话,价格还能更低,就算卖到医院赚取百分之五十的利润,每台设备每天的使用成本也才一百多块钱。

    冯君原本是想把方案拿给林美女——他实在不想为这事儿分心,不过嘎子插了一句嘴,“君哥,为啥不把这生意给了家辉哥?”

    (更新到,掉到第五十名了,现在是月中,有人看出新的月票了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