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  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 (第3/3页)

,属实是并不容易。

    而且更重要的是,持正归持正,有些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持正两个字,就可以解决的……

    回到公房当中,俞士悦坐在椅子上,深深的叹了口气,这朝局,越来越变幻莫测了呀!

    日子一天天的过,转眼便是六月中,朝堂之上依旧暗流涌动,但表面上却沉静的一如往常。

    和许多人预料的有些差别的是,天子要重开大本堂的旨意下达之后,虽然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阵波澜,但是,也仅仅只有几个御史上奏觉得为时过早,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风波。

    甚至于,都没有人提到东宫一个字,整个朝堂上下,都好似失声了一般,对于其中的政治意义完全视而不见。

    朝堂之上平静的很,但是朝中的诸多大臣,却皆是颇不平静,不为别的,只因今日,举朝瞩目的大理寺奉旨勘审于谦一案,就要正式开堂审讯了。

    当然,说是于谦一案,实际上并不准确,因为,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能够证明于谦牵涉其中,说是朱骥一案更准确些。

    而且,于谦虽然被下狱,官职品级却仍在,以朱鉴的品级,他并没有权力审讯于谦,甚至就连问话都需单独请旨。

    所以,大理寺的主要勘问对象,还是在原告徐大有和被告吕富身上,锦衣卫协理,朱骥和于冕也要上堂被勘问,除此之外,皇帝特意派了内监前去旁听。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因为诉状是襄王爷代为呈递的,所以,开堂之日,他也特意到场听审了。

    这么一桩区区的侵田案,由挂衔刑部尚书理大理寺事的前内阁大臣主审,皇帝亲派内监旁听,更有宗室亲王亲临,这个规格,简直是顶天了。

    不过,俞士悦显然不适合去,一来他的身份有些敏感,二来作为朝廷官员,他有差事职分,不可能丢下差事跑去掺和什么审案,不过,派人前去探听消息,自然是免不了的。

    消息是在下衙后送回来的,俞士悦坐在书房当中,正听着底下人的回报,外头忽然便有下人来报。

    “老爷,于府的大公子到了,说是有事要求见老爷。”

    于康?

    俞士悦眉头微皱,不过也只是略一犹豫,就点了点头,道。

    “让他到书房来吧。”

    虽然说,他不好直接插手于谦一案,但是,毕竟是多年的交情,若是全然闭门不见,也会引人议论。

    而且,于康和于冕不一样,他性子沉稳,颇似于谦,不会无端上门,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是和今日堂审有关……

    不多时,于康被下人带着进来,躬身行了个晚辈礼,俞士悦也没端着架子,挥手让他坐下,又让下人上了茶点,随后才问道。

    “贤侄此次前来,可是为了今日堂审一事?”

    “不错,看来俞伯伯也得到消息了。”

    于康点了点头,道。

    “今日堂审,朱大人提审了徐大有和吕富,又叫了大兴县涉案的主簿和知县来做旁证,堂上吕富招认了自己鬼迷心窍,意图侵占徐大有的田地,串通师爷改了文书一事,这个之前璚英已经说了,倒是不奇怪,但是,当时我在外头听审,却发现了一处疑点……”

    如同于康所说的,这次堂审,主要提审了徐大有二人。

    朱鉴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此前他久在地方办差,这么一桩简单的侵地案,自然是难不倒他的。

    而且,准备了这么许多日,这次又大张旗鼓的提审,若是什么成果都没有,朱鉴自己的面子也挂不住。

    因此,基本的案情很快就被厘清,就像刚刚于康所说的那样,但是,案情大致便是他们那日在于府听于璚英所说的那些。

    不过,最后的这句话,俞士悦也有些意外,问道。

    “什么疑点?”

    于康略一犹豫,开口道。

    “堂审的时候,吕富和那师爷勾结侵田,二人倒是都承认了,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就是他们二人,都说是对方蛊惑自己,才犯下了大错……”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