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见他  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朕要见他 (第3/3页)

会临时抱佛脚,大规模的派遣御史到地方去,却未曾想,这一次竟然反了过来,以御史得出的考评结论为主,辅以历年的档案。

    也不知吏部的这位天官大人,到底是怎么答应的,刚刚宣读奏疏的时候,不少人都偷偷望向吏部的王天官,却见这位老大人面无表情,什么也看不出来。

    于是,不少人只能私下猜测,或许是因为刑部参与其中,又或许,是陈总宪这回突然强势了起来,但是无论如何,这次大计,恐怕和往常都要有所不同了。

    至少,都察院的科道官员,这回怕是又要填补一波空缺了,没想到这大计当中,首先得利的,竟然是都察院……

    紧随其后,便是户部,沈尚书紧赶慢赶,总算是勉强完成了天子的交代。

    “……据各地最新呈报公文,迄今为止,南直隶,河南,山东,陕西,浙江等地,常平仓已按朝廷令谕,备足八成粮食,其余各地,至少也已填满五成。”

    “臣已按照陛下旨意,切责尚未完成之地官员,命其限期完成,两日一报,预计五月之前,多数地方可以完成,只是,青州,临洮,解州等八处州府,因去岁灾情歉收,民间粮食亦有不足,若强行征调,恐令地方粮价大幅上涨,故而此八州府,臣恳请陛下允准,不限常平仓之数。”

    这番话说出来,在场的大臣们都纷纷侧目不已,要说户部这位沈尚书,虽然平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办事真是一把好手。

    这全国各地,多少个州府,各地的常平仓加起来,少说有数百个,不出意外的话,里头大多数储粮数量都在两成到三成左右,甚至还有些地方,怕是空着的,这既有前两年打仗的缘故在,也和各地的官员以及过往的旧账有关,情况复杂之极。

    但是,从皇帝降旨到现在,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将各地的常平仓情况理顺,大半完成皇帝的要求,实属是不易,这满朝堂之上,怕是换了任何一个人出来,都很难做到。

    然而,让一众朝臣没有想到的是,即便如此,天子似乎仍不满意,看完了详细的奏疏后,皱了皱眉,天子道。

    “此事不可疏忽,青州等地去岁虽遭灾情,但是常平仓乃是预备荒年救命之制,不可轻忽,这几处州府若确实困难,便由户部协调,从他处常平仓运粮,无论如何,各处储粮不得低于六成。”

    啊这……

    沈尚书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要是能协调,他干嘛还要去天子面前讨这个骂呢?

    要知道,天子的旨意下的急,命令来的紧,所以,光靠地方的官员,压根就不可能这么快完成,之所以能够有现在的成果,已经是沈翼费尽心力,动用了各种手段。

    包括但不限于,将各地之间的粮食储备协调均衡,从国库拨付银两,从粮食充裕之地大批低价购入,然后快速押送到缺粮之地,乃至是动用他的私人关系,给地方的巡抚写信,督促他们务必尽快完成。

    甚至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昧着良心截留了几个藩王离京之前答应下来要献给天子的数万担粮食,几乎算是拼上了老命,才勉强弄成了这件事,可现如今……

    抬头看了看天子的神色,沈尚书原本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他很清楚,天子为什么这么急切,因为钦天监之前的‘预言’,虽然说,他对这件事情一直将信将疑,可是,他隐隐有一种预感,至少在陛下这里,是当成真的来办的,如果说因为他的缘故而耽搁了的话,雷霆之怒,怕不是那么容易承受的。

    因此,哪怕是再无奈,沈翼也只能上前开口,道。

    “臣遵旨……”

    待得户部退下,众人的目光,顿时纷纷移到了一旁的兵部尚书于谦身上,自打上次在朝堂上参劾了宋文毅之后,这位于少保,一直都低调的很。

    据说这段日子,承旨意,一直都在为整饬军府做准备,相比较刚刚的那两桩事,整饬军府,才是如今朝野上下最关心的事情。

    不出意外的话,今日早朝,于少保便要将奏疏呈上,随着这道奏疏呈上,最终的主事者也必定要敲定下来。

    却不知道,勋贵那边,会不会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