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四十五章:杨家子孙  皇兄何故造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http://m.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九百四十五章:杨家子孙 (第3/3页)

   “杨家世代忠良,于国有功,若是杨侯下了决定,朕便可另下一道旨意,以大明的名义,遣使团亲赴草原,命也先即刻放人。”

    “如今瓦剌实力未复,草原又生乱局,杨杰虽然得罪了也先,但是,他毕竟只是一个镇抚使而已,既难以拿来要挟大明,也对也先造不成太大的威胁。”

    “为了不得罪大明,想来也先也不敢不放人!”

    听了天子的这番话,杨洪的面色复杂。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虽然天子的口气温和,但是,杨洪很清楚,天子给他的这个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

    杨杰此刻回来,意味着,剩下的烂摊子,要朝廷来收拾。

    这当然不是不可以,就像天子说的,偌大的大明,不至于应付不了眼下的局面。

    但是,一旦牵扯到整个朝廷,那就必须要考虑文武百官的态度。

    作为始作俑者,即便是有天子护着,杨杰所面临的压力也不会小。

    甚至于,有可能从此以后,杨家会在朝堂当中被彻底边缘化,而这,已经是天子能够给杨家最好的选择了,至少,看在往日功劳的份上,杨家能保侯府尊荣,杨杰也能保性命无恙。

    但是,如果说决定冒险而为的话。

    那么,首先杨杰的性命难以保证,其次,草原上危机四伏,形式多变,他也未必就能够成功。

    一旦失败,那么,压力同样会来到杨家的身上。

    进?还是退?

    这关系到杨杰的性命,还有杨家日后在朝中的地位。

    正因如此,天子让他自己来选。

    深吸一口气,杨洪的眉头紧皱,但他却没有犹豫,而是拱手道。

    “臣知陛下一片体恤之心,但是,杨氏一门,历代皆在边境戍守,为的便是边境安宁,社稷安定。”

    “小儿如今在瓦剌,虽然险象环生,但是,既然心中已有定计,想来当有把握。”

    “朝廷有陛下,有文武百官,自然能妥善解决草原乱局,但是,付出的代价,必然不小。”

    “既然如此,小儿一人之性命,与国家利益相比,又何足惜?”

    “臣请陛下,下旨命小儿相机而断,不杀也先,誓不回京!”

    这番话,杨洪说的斩钉截铁,反倒是朱祁玉的面色有些犹豫,道。

    “杨侯,瓦剌和鞑靼不同,如今杨杰的打算,既然已被也先察之,想要成功,难度只会更大,你不必……”

    “陛下!”

    感受到天子矛盾的心绪,杨洪的口气反倒更加坚定。

    沉吟片刻,杨洪的情绪也有些低沉,道。

    “臣不是在说场面话,也不是碍于所谓的大义,不得不为之。”

    “当初,小儿出京远赴迤北,离开宣府时,曾对臣侄杨信说过一句话,后来,杨信将此话通过家信转述于臣,臣至今对这句话记忆犹新。”

    说着,杨洪抬起头,苍老的面庞上带着骄傲,道。

    “小儿说,他,也是杨家的子孙!”

    “杨家世世代代为国守疆,数代人浴血奋战,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杨家人的归宿,更是无上的荣耀。”

    “杰儿天生体弱,不能习武,但是,他心中忠君报国之意,从不输任何人。”

    “如今,他能有机会为国效命,还大明边境百年安宁,纵然是只有一丝希望,他也必定愿意,为之付出性命。”

    “臣身为杰儿的父亲,能有这样的儿子,只觉得是家门之幸,所以,恳请陛下,允准杰儿的请求,让他完成,作为杨家子孙的使命!”

    看着杨洪坚定的样子,朱祁玉叹了口气,到了最后,还是轻轻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朕准了便是。”

    杨洪松了口气,但是,却没有起身,而是继续开口道。

    “谢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允准!”

    …………

    良久之后,杨洪走出殿中,一步一步走的很慢,但是,却嵴背挺直,彷若青松。

    萧瑟的秋风卷着枯黄的树叶在天上打着旋,但是,却吹不动风中伫立的人。

    朱祁玉站在殿门处,望着这位血战沙场多年的老将,神色复杂。

    另一边,重新被叫回来的俞士悦,发愁的看着手里刚刚写好的诏书,踌躇再三,还是忍不住低声问道。

    “陛下,这么大的事情,真的不用等早朝商议之后,再下旨吗?”

    “不必!”

    眼见着杨洪的背影渐渐消失,朱祁玉转过身,目光远望,口气澹然,道。

    “就当是……朕给杨家这一门忠烈的赏赐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